第62章 逼王的對決(第2/3 頁)
前還未洗淨土氣的史妮可形成威壓。
不過,反正今天主要是馮見雄回答,妹子還有的是時間被調教學習。
“我說了,那番話是權宜之計,貴公司不會真的被我這一說,就覺得這玩意兒可以操作了吧?我靜下來想過,那些概念還是太超前了一些,或者說,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地看,大資料,是應該從現在就開始積累起來的,只要兼顧成本,提前進行歸類、資料摺疊,將來總不會吃虧。
不過麼,客戶行為習慣畫像這些,甚至是我那天隨口瞎扯的‘芝麻信用’,我覺得目前顯然還不具備進入產品級研發的可行性。”
馮見雄這番話可謂是剛柔並濟,有取有舍,權重也非常穩妥。外行人或許不覺得有什麼,魏哲這些阿狸高層卻是天天在想這些問題的。稍微咀嚼一番,就覺得對方至少算是個懂行的。
這幾天來,對馮見雄的調查瞭解,也就此得到了印證。
……
“看來這傢伙至少不是個冒進的,還知道點進退——剛才他要是直接給出點激進研發的建議,我倒要覺得這傢伙沒價值聊下去了。”
趁著電話會議中場休息的時分,一個四十來歲的地中海謝頂眼鏡男,隨性地跟一副都市高階金領打扮、髮膠抹得油光鋥亮的魏哲聊著。
這個中年謝頂男,在阿狸集團的地位還算超然,得益於其元老級的資歷,自然比空降加盟型的副總裁魏哲更加有話語權——這也是阿狸馬老闆的用人路線使然,在阿狸這種頗有江湖氣息的公司裡,跨國巨頭挖角空降來的高管犯了錯,那都是路線錯誤。十八羅漢自己人犯了錯誤,那只是方法錯誤。
這中年人自然是蔡重信了,阿狸的cFO,也是阿狸系跟投資人之間的橋樑。當初千禧年時,幫馬風拉來軟銀孫正意這層關係的,正是蔡重信。
按說以他分管的事兒,這種前衛商業資訊的電話會議,平素是看不上來旁聽的。只是那天馮見雄聊到的方略,跟金融信用有點關係,馬老闆這才打招呼讓他也跟著來聽聽,拿拿主意。
馮見雄剛才那番老成持重、權衡得當的立場,顯然改變了老蔡一開始的輕視和無所謂。
“Joe,你也覺得那小子的誇誇其談有點價值?”魏哲顯然是很重視蔡重信的意見,非常虛心地請教著。他是今年才剛剛從跨國公司跳槽來的,根基不穩,雖然掛著副總裁的頭銜,如今做事還處在謹小慎微的狀態。
蔡重信平和地點點頭:“至少值得一聽,看他後續的分析吧。另外,技術上的可行性你別問我。”
“那是當然。”魏哲應承道。
很快,他們又喊來兩個研發部的總監級別負責人,都是資料專家,參與到了後續的會議中去。
中場休息很快結束,馮見雄的聲音又從另一頭穿了過來。經過一番短兵相接的交叉質證、包括阿狸這邊的技術負責人的拷問,話題聚焦到了幾個主要矛盾點上。
“馮先生,你剛才說,在近未來的三四年內,‘使用者行為畫像’的技術研發投入可以持重,而大資料的積累卻應該‘在成本不明顯出現階躍抬升的情況下儘量投入’,這個判斷的依據是什麼?我們這邊也有略微涉獵過‘dEEp-mINd’型人工智慧的磚家,在他們看來,資料、演算法程式和處理能力幾乎是同等重要的。”
提出這個問題的,是阿狸這邊的一個技術部門負責人,當然其提問的動機,顯然是魏哲和蔡重信授權的。他只是用技術性的話語翻譯修飾一下。
“工程師之見。”電話會議器的另一頭,傳來馮見雄略微不屑,卻又掩飾得還算可以的語氣,
“從技術實現的角度,資料、演算法和處理能力顯然是重要性相當的。但是從競爭壁壘的角度來看,顯然是資料更容易形成壟斷壁壘——未來數年之後,一旦你們做使用者信用畫像,讓同行看出了前途,別的都是很容易補足的短板,唯有資料是很難補足的。”
馮見雄這番話,放在七八年後,也就是2012~2013年之後,隨便一個“創業導師”都能說的出來。畢竟那個時代的人,都被灌輸了“演算法優勢會隨著技術擴散而易於快速構建,但大資料卻容易被平臺巨頭壟斷”的三觀。
哪怕只是站在09、10年的視角看這些問題,不說路人都懂這些,至少頂級It巨頭有眼光的高層們可以看懂這一點。
但可惜的是,如今只是06年。
馮見雄隨便說一些超前了十幾年的見解,配合他倒果推因的嚴絲合縫歪理,就顯得既不神棍,又能知微見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