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這不科學(第1/3 頁)
酒至半酣,西門甄姬南筱嫋兩個龍套就提前喝高了,昏昏沉沉不省人事,幸好包廂裡有沙發,她們一個個都被抬到那兒靠著。
畢竟,她們也是今天被慶祝的物件(是冠軍隊的隊員),少不了被起鬨灌酒。
喝得差不多了,馮見雄思路也開闊起來,見虞美琴和丁理慧都在場,機會難得,他趁熱打鐵,翻出隨身攜帶的電腦,開啟一個檔案。
“美琴,慧姐,過來瞅瞅。”他打了個酒嗝,指著螢幕說,“你們看看,我準備單獨成立一家傳媒公司,可以拿出一部分股權和NICONICO影片網交叉持股。新公司就專門籌備《奇葩說》這個新的辯論綜藝,你們都來幫我吧。”
虞美琴和丁理慧雖然喝得沒有南筱嫋西門甄姬多,但也微微有些恍惚。而且啤酒這玩意兒要喝到恍惚,肚子也會漲得難受。她們幾乎是無法彎腰地湊過來,捧著馮見雄的筆記本看。
虞美琴瞅了一眼,問:“公司名字呢?具體怎麼分工?我一直覺得這檔節目還沒到推出的最好時機,國內根本沒市場啊……”
“名字還沒定,既然是你們倆主導,名字你們自己取好了。美琴?美慧?美理?反正只是個公司名字麼,又不對外宣傳,宣傳的只是綜藝節目本身。隨便取一個好了……”
(PS:留言投票吧,在虞美琴和丁理慧的名字裡,怎麼拼湊出來的公司名看起來最正常……)
一旁的丁理慧點點頭,接受了這個設定,反問馮見雄:“那名字就再定好了,對於分工你是怎麼個打算?”
馮見雄鐵口直斷地吩咐:“美琴口才好,對辯論類節目瞭解也深刻。節目內容策劃和運營就全權由她負責好了。慧姐畢竟在央視幾個節目組幹了兩年了,對宣發有積累,公司的對外宣傳推廣、資源整合就交給你吧——
相信你在《舌尖》這幾部片子裡當過製片助理,應該能當好一檔綜藝節目的家,幫我管好開支。我送你去《舌尖》這些地方,給你歷練機會,可不是白給的。要充分利用起來。
現在美琴還沒正式畢業,就先慢慢弄起來,準備幾個月,拉攏好參賽人員,等暑假的時候正式推出節目也不遲。
我可以給你們些點子,比如可以弄點和N站聯動的選秀麼,不一定全部參加者都讓專業辯手擔綱,咱可以一部分參加過國辯的專業選手、搭配一些N站粉絲裡層層海選上來的民間口才達人,然後搭配組隊、幫助這些業餘口才達人提高。大不了一個賽季拖長一些,不要用淘汰制,而是迴圈賽,不停的換新題目。
最後賽季結束的時候,要讓觀眾們看到這些‘新奇葩’水平的成長這樣觀眾的互動性會大大提升,節目一定會成功的。”
馮見雄話音剛落,虞美琴和丁理慧反應截然不同。
虞美琴不無憂慮地說:“不僅是比賽,還要體現海選上來的選手一年中的成長?這個創新尺度有些大吧。你前面說的我能理解,就相當於把唱歌綜藝的競技體系挪到脫口秀上。芒果臺的‘超級女聲’,還有後來別的臺仿的一些男聲,都是這個路數,吸收視率的經驗都比較成熟了。
但是這個‘一個賽季中,選手能力的成長’賣點……有先例可循麼?你怎麼保證一定能成功呢?這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有沒有分析過?公司剛成立,除非你願意燒錢試錯,否則還是穩妥一些好,可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消費者不買賬的。”
馮見雄被這麼一反問,居然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解釋。
他之所以隨口就說了這麼一大堆,無非是因為後世他看到的《奇葩說》就是這麼編排的,也在中產階級觀眾中取得了成功。
(當然沒法和那些唱歌節目比收視率了,畢竟看脫口秀的人知識水平門檻就比較高,小學生不能看的。陽阿薤露下里巴人本來就不是同一套成功評判體系。)
但真要說做多細的功課,知其所以然,馮見雄還真沒這個時間——今天他才剛剛比完賽,完全是酒桌上淡逼想到哪說到哪。
“好吧,就算是我拍腦門的,以後不拍了,你自己去好好調研吧,我也就這一說。”馮見雄抹了抹鼻子,暫時退讓了。(就跟吳三桂要殺人之前摸鼻子那個姿勢)
虞美琴很是得意,終於用自己的“專業素養”駁回了馮見雄一次,情不自禁自斟自飲了一杯——整個晚上,她此前可是一杯自斟自飲都沒喝過,完全是倒好了酒等別人敬酒,都得打一會兒太極推掉一些,實在不得已才喝。所以她有限的酒量到現在都沒醉。
可見要駁回馮見雄一次有多麼難,多麼值得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