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哥喜歡正面上(第1/2 頁)
科技進步會讓人類越來越平等,這個概念在後世被無數或為了吸眼球、或是拿了錢為全球互聯張目的學者所炒作。
哪怕是在2009年,剛才羅胖子說的那番話,以及背後舉的例子,應該也不算新鮮了,只是傳播範圍還沒有十年後那麼廣。未來的羅胖子,也多次在他的脫口秀節目《邏輯思維》裡,反覆提到這些。
馮見雄當然不是不支援科技進步和全球互聯。
只不過他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不會希望別人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
他更喜歡實話實說,告訴別人“你即將被我奴役”,然後再正面強上對方。
“偷換概念?我偷換了什麼概念?”果然,羅胖子是真心相信他剛才從別處同事或者朋友那兒道聽途說來的這番話的。他並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偷換概念。
“古人吃伏爾加鱘鰉魚,不需要伯爵也能做到,吃無籽西瓜更是普通有錢人就行……”
馮見雄這番說辭的開頭,跟虞美琴剛才一開始腦補的內容差不多,後面那些細節,也無需再次贅述。
不過,隨後他話鋒轉銳,立意也拔高到了虞美琴也未能企及的層次:“所以,營造剛才那番說辭的人,其實是在把‘科技會把中產階級和貧民之間變得更平等’這一點——我承認這一點是對的——偷換成‘科技會讓最頂層的人也跟貧民變得更平等’。
而後面這一層,正是我不敢認同的。也正是因此,我一直說‘科技是否會讓人類更平等’這個大命題太複雜,必須具體問題具體討論、實事求是。
我的觀點是:科技進步確實會拉平中產階級和赤貧之間的平等程度,但這是以讓頂級富豪更加凌駕於萬物之上為代價的。打個簡單的比方:
在科技沒那麼進步、全球沒那麼互聯、沒那麼全球化的時代,如果我們把全世界比喻成一個班級,那麼最頂層的學霸可以考90分。然後中產階級為代表的學酥也許有60分,赤貧學渣20分。
而科技進步之後,越來越多本來值錢的技能肯定沒一開始那麼容易形成門檻、繼續值錢下去。但更多的工作崗位也會被創造出來,而且對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術含量更低、議價空間也更小。所以相當於頂層聯合赤貧,把中產階級給圍-剿了。
如果用剛才那個比喻重新打一次分,就相當於頂級學霸基於自己的知識結構出了一套新題目,把原先學酥們積累的知識廢掉,變得在考試中不怎麼值錢、沒法體現出分值。但最底層的學渣們,卻又可以透過這次洗牌快速學習,突破原來因為‘前面的知識都沒學會,後面的想學也有心無力’造成的障礙。
這樣一來,最後就變成了‘原先90分的頂層學霸一舉考到100分,而60分的學酥淪落到40分,20分的學渣勉強給點甜頭到30分’——因此,你口中所謂的‘科技進步必然會讓人越來越平等’,真相只是讓學酥和學渣平等,但極少數學霸凌駕於萬物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就像現在‘赤貧者生活水平確實有提升,但頂級富豪和大眾的貧富差距也在越來越大’一個道理。”
“此言雖聞所未聞,卻似乎不無道理……”羅胖子陷入了深思。
說實話,他剛才那番高談闊論,其實自己也沒徹底想明白過,只是平時和媒體圈裡一些科技版的人聊出來的。
那種擺龍門陣得到的觀點,其實最經不起推敲了。就像後世《邏輯思維》和《大松奇談》裡那些嗶嗶,之所以剛聽的時候覺得挺牛逼,完全是因為那是龍門陣,說的人懂啥就說啥,而且沒有反駁者貼身盯防。
一旦有個反駁者貼身盯防之後,那本來看似行雲流水的鋪陳,立刻就漏洞百出了。
倒是高大松的思辨能力比羅胖子強一些,而且他旁觀者清,稍微思索了一會兒,就反問道:
“小馮,照你這麼說,你的觀點不也是沒有實打實的證據證明的麼?振宇說的那個‘西太后吃瓜’的例子,固然不足以證明‘頂級富豪的享受跟平民拉近了’。但你也舉不出反例,能說明因為科技進步,頂層和底層的享受層次變得更加懸殊了吧?”
“物質享受方面,確實比較難更加懸殊。因為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就會有人去研究怎麼降成本、讓窮人也用得起。”馮見雄很謙虛地先區域性承認了對方的觀點,而後話鋒一轉,
“但是,馬斯洛說過,人類的需求不僅僅是物質享受層面的。在大家都不缺吃穿之後,中產階級的人要想讓底層羨慕,也就更難了。
一箇中產在88年廣交會上拿一臺7萬塊的大哥大電話,他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