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1/2 頁)
這個實際上加入東宮不過幾個月的年輕人,出身清白、為人機智,更重要的是他立下的功業足夠得到大多數年輕文武將領和官員的擁戴,從而也自然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輿論。
尤其是蕭世廉和裴子烈等年輕一輩之中的佼佼者一向都站在李藎忱這邊,當然會讓李藎忱的話更加不能被忽視。
也明白自己在整個東宮體系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所以當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時候,李藎忱也沒有推辭,當下裡低聲說道:“雖然有這種可能,但是直覺告訴某,這種可能並不大。”
“哦?”周確和蕭摩訶都好奇的看過來。
尉遲迥雖然是北朝老將,但是這些年主要都是負責在對北齊的攻略上,上一次和南朝交手都可以算到進攻巴蜀的時候了,因此實際上無論是身為文官的周確還是身為武官的蕭摩訶,和尉遲迥都沒有多少打交道的機會,對於他的瞭解更多都是來自道聽途說和這一次短暫並且沒有多少懸念的江陵之戰。
相比於周確等人,李藎忱對尉遲迥的瞭解甚至更少,但是至少他知道更多周確等人不可能知道的尉遲迥在歷史上的表現。李藎忱並不認為這個一向剛正穩重的老將會和陳叔陵勾勾搭搭,更重要的是,和北朝勾結對於陳叔陵真的有好處麼?
斟酌詞句,李藎忱緩緩說道:“對於北朝,或許我們和揚州刺史之間有矛盾和鬥爭是樂意看到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還願意支援揚州刺史,再有如扶持偽梁那樣扶持一個傀儡一般的陳國。”
李藎忱這話說得似乎有些對陳朝不敬,但是在場的人都在細細思索他的意思,哪裡還管得上這麼多?
頓了一下,李藎忱緊接著說道:“更何況對於揚州刺史來說,若是在北朝蠻夷的扶持下登上皇位,那麼和手中沒有多少實權的蕭巋還有什麼區別?到頭來當這個皇帝還不如當一個閒散王爺來的舒坦。”
整個議事堂中隨著李藎忱的話音落下而陷入沉寂,不過片刻之後蕭摩訶就開口打破了這有些尷尬和令人緊張的沉默:
“周國蠻夷現在已經一統北方,確實沒有必要再費勁的扶持一個傀儡。”
蕭摩訶這句話怎麼看都有些廢話,但是卻讓在場幾個人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都露出一抹輕鬆的神色。
之前西梁的建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北周一時間根本沒有力量徹底擊敗南陳,甚至當時因為北齊的牽制,南陳在荊州一線甚至對北周還能保持一定的優勢,所以北周不得不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作為緩衝,並且在必要時候可以以此為藉口出兵江陵救援。
比如九年之前,北周就是以保護西梁為出師目的進兵江陵,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師出無名”的尷尬。
而在歷史上,當隋朝對南陳形成壓倒性優勢的時候,作為一個傀儡政權,西梁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隨著楊堅的一句話就灰飛煙滅。
所以在李藎忱看來,隨著南陳拿下江陵、北周的大軍陸續南下,之後雙方的戰爭即將從原本的區域性衝突上升到全面開戰,而這也就意味著之後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而更重要的是,對於陳叔陵,至始至終他想要的都是權力,無論這權力是以皇帝、攝政王還是其餘什麼形式表現的。如果真的讓他在北周人的扶持下去當一個傀儡,那麼他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當他的揚州刺史呢。
畢竟只要陳叔陵認輸,東宮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對一個有不小影響力和聲望的閒散王爺下手,只要派人看好他別惹出什麼亂子來就可以。
“那麼說這一次是巧合了?”周確喃喃說道,多少有些失望和迷茫。實際上沒有必要用疑問句,周確自己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顯然這複雜錯亂的關係也讓他頭暈眼花,一時間都不知道應該如何確定這其中的種種聯絡,只能乾脆利落的將這個問題、更或者說是結論丟擲來。
李藎忱微微點頭,從心理上他並不排斥陳叔陵去和北朝勾勾搭搭,甚至對此抱著很大的期望,可是無論陳叔陵身邊的密探和棋子,還是埋伏在北周那邊的探子,都沒有發現這雙方有可能合作的蛛絲馬跡,否則只要能夠抓住一線證據,東宮就可以發力直接將陳叔陵打倒在地。
想必不只是李藎忱,在場的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否則周確剛才也不可能面露失望神色。
但是李藎忱從來不敢把陳叔陵想得那麼簡單,這是一個難纏而致命的對手。實際上除了這些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李藎忱並沒有說出來,但是他相信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陳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