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1/2 頁)
整個西梁總共也就只有那麼大的地方,而最大的功勳也不過就是攻下江陵和抓獲蕭巋,現在後者已經被裴子烈他們拿到了,剩下的自然就是拿下江陵城了,先進城的喝酒吃肉,後進城的只有喝湯的份兒。
這也是為什麼樊毅開始猛烈進攻之後,魯廣達等將領也都殺紅了眼睛,畢竟按部就班的攻城,到頭來大家可能什麼好處都沒有。
而如果此時裴子烈等人押送著抓獲的蕭巋南下江陵,無論怎麼說都有炫耀功勳的意思,至今還沒有踏足江陵城的蕭摩訶,臉上也不會好看。所以李藎忱說的還有幾分道理,從這紀南城等幾天也不是什麼壞事。
“那雨停之後呢?”裴子烈緊接著問道。
此時蕭世廉也聽到了屋子中的對話,徑直走了進來,盤膝坐下,瞪大眼睛看著李藎忱。
這傢伙顯然對於南下江陵當一個看客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他也想知道李藎忱有沒有別的好主意。
李藎忱徑直走到懸掛在屋子中的輿圖上,伸手一指:“現在我大陳軍隊已經合圍江陵,與此同時任忠將軍包圍沔陽、淳于將軍坐鎮郢州,已經佔領了大江北岸的各處重鎮,而戰局對於我們固然是一路凱歌,但是對於北周卻是糜爛,因此無論是為了以後防守襄陽也好,為了能夠前出江陵和我們一較高下也罷,坐鎮襄陽的尉遲迥肯定都不會做事不管了。”
“這個肯定,江陵城丟了,尉遲迥肯定要給宇文邕一個交代。”裴子烈點了點頭,“而從襄陽南下無外乎兩條道路。”
襄陽者,扼漢沔之重鎮,是荊州北側“兩陽”之一,和北面的南陽分別位於南陽盆地的南北兩側,一起扼守從中原南下荊湖的通道,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江南王朝必守之地。
而從襄陽南下荊湖,一共也就只有兩條道路,沿著沔水西側走章山郡可以直逼江陵,進而掌控整個荊州,而沿著沔水東側則可以進攻隨州,進而進攻郢州,攔腰截斷大江。
早在三國時期,東吳就曾經常年和曹魏在這襄陽一線拉鋸,為此東吳還曾經大動干戈的兩次遷都武昌,也就是現在的郢州,以防自己的上游落入曹魏之手,從而徹底陷入被動。而曹魏在襄陽方向上雖然換了一個又一個的名臣大將,但是進攻方向和策略總體卻總是保持著江陵和武昌兩個方向,從未改變。
現在於尉遲迥也是這個道理,想要從襄陽馳援戰場,也同樣有這兩個選擇。
“如此說來尉遲迥有可能從隨州直撲郢州,也有可能沿著沔水南下江陵?”蕭世廉好奇地問道。
“進攻郢州的可能微乎其微。”李藎忱直截了當的給出了答案,“郢州現在有淳于老將軍坐鎮,再加上我大陳的水師也都蝟集於此,想要進攻郢州,絕非一時半刻之功夫,而且尉遲迥麾下兵馬並不充足,能夠驅策的不過兩三萬人罷了,進攻郢州很容易將襄陽側翼暴露出來,自是得不償失。”
裴子烈也點了點頭:“更何況尉遲迥出兵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真的拿下江陵,而只是為了能夠阻礙我軍北上的勢頭,因此走西線的可能很大,因此世忠你的意思是?”
“一待雨停,咱們不南下,而是北上進攻章山郡。”李藎忱徑直伸手在輿圖上一指,“章山郡位於襄陽和江陵之間,依託沔水以及周圍山川,是道路上形勝之地,若是能夠拿下章山郡,必然能阻礙尉遲迥南下進攻的勢頭。”
“以三千兵馬佔據一城之地阻擋兩三萬兵鋒?”裴子烈眉毛一挑,雖然李藎忱提出的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是身為統軍主將,他也不得不考慮計劃的可行性。
不料李藎忱直接乾脆的擺了擺手:“不,我們沒有三千人馬,必須有一個人帶著一小部分弟兄押送這些俘虜南下,趕到江陵城向左衛將軍交差,對於在江陵城下鏖戰的弟兄們來說,這些俘虜至關重要。”
蕭巋等人無論如何說也都是西梁的皇帝和皇親國戚,他們沒有出現在城牆上指揮將士們殺敵,而是出現在了南陳軍中,並且是以俘虜的身份,對於西梁計程車氣有怎樣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
更何況帶著這麼多俘虜北上也未免有些天方夜譚,畢竟李藎忱他們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去行險的。
頓了一下,李藎忱緊接著說道:“而且江陵城高池深,又有陸騰這等老將坐鎮,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打下來了,估計這圍城還得持續至少十天,而尉遲迥肯定不會等著我們將江陵城打下來之後才出兵。”
裴子烈和蕭世廉不由得皺了皺眉,率兵前出章山郡的目的已經再明確不過,現在南陳這麼多兵馬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