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1/2 頁)
“回將軍,隨州城中的守軍並不多,總共只有兩三千人,咱們只要加緊攻打,兩天之內肯定就能夠拿下來,”一名將領急忙說道,“如果不是城中還有不少······”
“這些老夫不想知道。”淳于量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雖然這是自己的親信將領,但是他也沒有絲毫留情面的意思,“老夫只能給你一天的時間,一天之內必須要拿下隨州,十二個時辰之後的這個時候,老夫要站在隨州的城門上!”
周圍的將領們都怔了一下,面帶錯愕的神色,老將軍之前曾經明確的說過,他們只是作為偏師中的偏師進攻一下隨州沿線,對襄陽的守軍起牽制作用,甚至拿不拿的下來隨州都沒有太大的區別,怎麼現在突然著急起來了?
因為那從章山郡發過來的求援信?
“將軍,這······”那名將領有些為難的想要解釋。
而淳于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怎麼,你做不到?”
一邊說著,淳于量手按佩劍徑直向前走:“如果你做不到,那老夫就親自率眾攻城!”
“將軍,末將定不辱使命!”那將領急忙答應,作為淳于量的親信將領,老將軍的身體狀況他可是清楚,更何況以老將軍的年齡,就算是身體沒有問題,也不可能讓他親自率眾攻城,那樣的話到時候別說怎麼和朝廷交代,大家的臉又要往哪裡放?
“將軍,這隨州真的重要麼,我們為什麼突然要加緊進攻?”另外膽子比較大的將領忍不住開口問道,要知道之前淳于量可是口口聲聲說過,隨州可拿下、可不拿下,但是現在突然轉變主意,多少讓大家覺得匪夷所思。
更何況將領們也都是久在這隨郢之地駐紮的了,對於這周圍的情況都算是清楚,西南側的隨州和西北側的析州等地共同構成了襄陽城的門戶,而如果不是為了進攻襄陽,拿下來這門戶似乎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而以淳于量現在手中的兵力,進攻襄陽未免痴心妄想。
“拿下隨州,以偏師北抵順州,然後主力隨老夫渡溳水,向北壓迫樊城,向西壓迫武泉郡,威懾尉遲迥的側翼,甚至直接切斷他的後路!”淳于量顯然也沒有再打算掩飾自己的打算,“這順州一帶的守軍並不多,而且有淮南駐軍的牽制,王軌恐怕也無法脫身救援,只要能夠監視就好,老夫需要的,是讓尉遲迥感到無法撤兵的恐懼!”
將領們下意識的看向一名親衛適時攤開的輿圖,頓時忍不住輕吸一口涼氣。
武泉郡是襄陽的門戶,扼守從襄陽南下章山郡的道路,換句話說,當尉遲迥的大軍兵臨章山郡城下的時候,武泉郡就是他最重要的後路,一旦攻佔了武泉郡,就等於徹底切斷了襄陽和章山郡之間的聯絡,從另一種程度上來講,也等於直接將尉遲迥的大軍變成了和江陵守軍一樣的孤軍。
甚至江陵守軍尚且還有江陵這等天下數一數二的堅城可以作為依憑,而尉遲迥到時候只能在曠野中和南陳大軍決戰。
因此這折而向西進攻武泉郡,和現在在隨州這等襄陽的邊緣門戶處小打小鬧可是有著天壤之別,按理說這不應該是偏師,而是徹頭徹尾的主力應該乾的活計。
之前這些將領們多少都對於讓他們做偏師有意見,不過做偏師雖然獲得的功勞少,不過也樂得清閒,至少不用和李藎忱、蕭世廉或者其餘進攻江陵城的將領那樣刀頭舔血。
然而現在老將軍竟然一反常態,轉而非得要參與到這一場大戰中,在很多將領們看來,這不是自討苦吃麼。
守衛隨州的這些北周地方士卒,和尉遲迥麾下的那些精銳,豈可同日而語,對付尉遲迥可遠比在這裡騷擾北周的邊境來的危險,稍有不慎可就是全軍覆沒啊。
更何況老將軍年事已高,又已經坐到了徵西大將軍的位置上,雖然還比不上司空吳明徹和現在實際上統率南陳大軍的蕭摩訶,但是誰提起淳于量的名字,不也得帶著些尊重?老將軍這不缺功勳也不缺名聲的,何必要帶著一支偏師如此犯險?
似乎察覺到周圍疑惑的目光,淳于量冷聲說道:“現在整個江陵戰局已經到了最膠著的時候,能不能拿下江陵,已經不在於江陵城中還有多少守軍和存糧,而在於能不能擋住從北方來的援兵,使得江陵城中再無抵抗的鬥志。”
頓了一下,淳于量嘆息說道:“九年之前就是因為南下的北周蠻夷,我們鎩羽而歸,難道九年之後,老夫還要眼睜睜看著咱們大陳重蹈覆轍?老夫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旁敲側擊,盡一份綿薄之力罷了。”
聽到老將軍如此一說,將領們頓時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