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1/2 頁)
“老將軍,之前多有得罪,還請老將軍見諒。”蕭摩訶鄭重的衝著淳于量一拱手,“某心中有所擔憂,所以不得不如此為之,還望老將軍能夠明白某的一番心思。”
淳于量同樣露出一抹笑容,只是這笑容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那就不得而知了。蕭摩訶說得好聽,可是淳于量也多少清楚,蕭摩訶固然是想要以此作為藉口拖延進攻,但是怎麼說也會有點兒想要以此來震懾其餘將領的意思。
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蕭摩訶當然不會拒絕,他現在解釋不過是可以的掩蓋了第二層意圖罷了。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油條,淳于量當然心知肚明,不過他並沒有戳穿,不管怎麼說,現在蕭摩訶是放低姿態,親自上門賠罪來了,他不可能再冷著臉。
畢竟蕭摩訶還是這一支軍隊的主帥,他是要聽命於蕭摩訶的,蕭摩訶能擺出這樣的姿態已經足夠讓淳于量滿意了。說到底現在這襄陽戰局還是需要蕭摩訶和他以及任忠三個人共同支撐的。
淳于量征戰一輩子,當然明白將帥不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他當然不會主動去犯這樣的錯誤。
“老將軍,現在襄陽的戰局您是怎麼看的?”蕭摩訶也沒有多和淳于量寒暄的意思,直接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淳于量也不含糊,徑直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在來到這襄陽之前,老夫就有這樣的擔憂,這襄陽戰局怎麼看都有些詭異。”
蕭摩訶順著淳于量的手看過去,淳于量伸手指著的正是襄陽城北的唐州、鄧州乃至北側許昌等要點。蕭摩訶斟酌說道:“老將軍的意思是,周人有可能調動大軍沿著這條道路南下?”
淳于量微微頷首:“不排除這種可能,宇文邕死後,周人在北方的大軍主要屯駐在洛陽南北,北路需要防範突厥,恐怕難以脫身,但是其南路大軍足足七八萬人完全可以調動南下,老夫可不會覺得楊堅或者宇文憲能將這麼多兵馬白白的放在洛陽城外,眼睜睜看著襄陽承受我們的圍攻。”
“可是為什麼不是淮北呢,要知道淮北我軍也在發動猛攻。”蕭摩訶緊接著問道。
北周雖然兵力眾多,但是由於北方突厥的牽制,所以可以調動的兵馬實際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七八萬人只能夠有效的支援一處戰場的戰鬥,如果將這七八萬人拆開了投入到兩處戰場之中,那麼反倒得不償失,只會給南陳更多各個擊破的機會。
蕭摩訶還沒有天真到以為楊堅和宇文憲會如此好對付的程度。
但是話說回來,吳明徹已經趕往淮南,南陳同樣將會在淮南發動進攻,那麼淳于量如何判斷洛陽的敵軍會前來支援襄陽而不是支援會淮北。
“淮北固然重要,但是敵人在淮北經營多年,當初王軌憑藉著齊軍降兵就能夠將我軍從呂梁防線逼退,現在王軌麾下的這些兵馬經過整編和訓練,肯定鬥志更為高昂,”淳于量的聲音愈發沉重,“所以吳通昭想要在淮北開啟局面,豈是那麼容易。”
頓了一下,淳于量敲了敲輿圖上襄陽的位置:“恰恰相反,現在襄陽的守軍半數已經抽調入蜀,而襄陽此地可以作為屏障的武泉等地都已經落入我軍手中。而隨著春暖,沔水已經不可能結冰,一旦我軍切斷沔水上的水寨,那麼敵人就只能在樊城坐看襄陽失守。”
襄樊,襄樊,襄陽和樊城古來一體,互為犄角,共同扼守從中原直下荊州的咽喉要道。如果一處失守,另外一處必然難以支撐。現在北周在襄陽的守軍就不多,還要分兵把守樊城、對付水師方面有很大優勢的南陳軍隊,面對的壓力確實遠遠在淮北之上。
蕭摩訶微微頷首,算是認同淳于量的說法:“如此說來這襄陽少不了一場惡戰啊。”
“惡戰是必然的,襄陽不但溝通南北,而且連線東西,襄陽一動,則天下必動,甚至兩淮和巴蜀也會被牽扯進來。”淳于量沉聲說道,“所以老夫更擔心的是這一戰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敵人又會怎麼來打這麼一戰。”
蕭摩訶心中並沒有輕鬆的意思,淳于量說到這裡,實際上一切都回歸到了開始。襄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襄陽關乎著巴蜀戰局,因此實際上這一場大局最重要的還是巴蜀。
戰火是從巴蜀燃燒起來的,最終變成什麼樣子,還得看巴蜀。
淳于量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自覺不自覺地將目光瞄向輿圖,他看的方向也是巴蜀的方向。巴蜀那邊已經有好幾天沒有訊息傳來了,如果李藎忱全軍覆沒的話,在淳于量看來,當下裡最好的選擇就是抓緊從襄陽撤軍,等到尉遲迥再率兵殺回到襄陽,那這戰局就真的到了糜爛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