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1/2 頁)
“朕知曉。”李藎忱徑直說道,“不過朕當謝愛卿心憂社稷。”
楊堅當即闢席行禮:“臣不敢當。”
腳步聲響起,獨孤氏和楊麗華母女此時正一前一後走進來,看到這番景象,頓時忍不住交換了一個眼神。
這兩個在說什麼,一個“感謝”,一個“不敢當”的。
獨孤氏的臉色更是微微有些變化。
陛下那一句“心憂社稷”,若是用來稱讚任何一個大漢臣子,都沒有問題。
心憂社稷,本來就應該是大漢臣子應該做的。
可是用來稱讚楊堅,那可就大大有問題了。
楊堅,可不是應該心憂大漢社稷的人,他應該乖乖的蹲在自己的茅舍之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才對。
不然的話,你一個前朝權臣、攝政王級別的人物,心憂社稷是想要幹什麼?難道打算等著朝廷的政策出現問題之後,直接取而代之?
獨孤氏輕輕跺腳,自家這個夫君,雖然總是做一些爭權奪利、令人不恥的事情——實際上縱觀楊堅的整個上位史,所有的計謀基本還都是堂堂正正的,畢竟也是後人多加稱讚的隋文帝,要是隻會投機取巧、趨炎附勢,那也沒有本事引動天下大勢、還世間太平。只不過在獨孤氏的眼中,自家兒女顯然更重要,所以楊麗華婚姻的不幸以及自家幾個孩子的身死,都是自家夫君不知好歹,這隻能說千人千面,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了——但是至少在獨孤氏看來,楊堅的性情是非常穩重的。
怎地還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對著陛下指手畫腳?!
自家夫君千般好,萬般好,怎麼此時冒冒失失的?
自家母親情緒的波動,楊麗華自然察覺到。
她心裡很清楚,在母親的心中,父親從來不是什麼一代梟雄、隻手遮天的人物,而是一直都是當年那個一身膽氣、見識非凡的贅婿。
獨孤氏欣賞他的氣質和胸懷,並且也真的像是一個大姊姊一樣一直張開手臂想要保護他,害怕他在權力的浪潮下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殊不知阿爹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年輕人,歷經風雨,歷經大起大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楊堅肯定比獨孤氏更清楚。
更何況······
楊麗華進來的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陛下臉上的若有所思,以及隨即做出的手勢。
微微向下壓,那是後宮姊妹都清楚的意思,陛下表示讓她安心。
所以楊麗華遠比獨孤氏鎮定,此時她輕輕拽了拽獨孤氏的衣袖,獨孤氏也不是傻子,當然會意,當即快步向前:“這是麗華剛剛帶來的茶葉,民女沏了茶,還請陛下和夫君飲茶解渴。”
用楊麗華帶來的茶葉,自然是表示並無毒害陛下之心。
獨孤氏到底是世家出身,在這上面自然注意的很。
李藎忱當然明白獨孤氏的意思,說句實話,他並不懷疑楊堅或者獨孤氏真的打算對他有所不利。
這裡不管怎麼說也是江南。
楊堅和獨孤氏在這裡都是沒有任何根基的。
李藎忱寧肯相信蕭巋等人有可能作亂。
更何況現在大漢的發展日新月異,楊堅等人也都是看在眼裡的。他們或許能夠察覺到社會上逐漸顯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但是他們心裡也清楚,大漢的社會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實際上已經是猛虎出柙,憑藉他們的想法、他們的認知,是不可能控制住這頭猛虎的。
唯一能夠控制住的,只有李藎忱。
換做任何一個人在這個位置上,都有可能導致動盪而不是安定。
既然如此,那麼楊堅等人可以提出建議、發表看法,但是絕對不會親自上陣。
這些傢伙們一個賽一個機靈著呢。
去和李藎忱爭奪權力,或許可能會勝利,可能會贏得一時的威名,但是這頭猛虎的失控,只會讓整個華夏再一次陷入戰火之中,到時候造成這一切的,就是歷史的罪人!
任何一個曾經走到楊堅他們這個層次的人,都不會再掛懷什麼金銀珠寶,因為那些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
他們在意的,都是生前身後名。
楊堅現在的聲名還沒有壞的徹底,所以他沒有必要去趟渾水。
“這是明前龍井,愛卿夫婦不妨試一試。”李藎忱含笑道。
李藎忱先喝了之後,楊堅也跟著品了一口,點頭:
“有清氣迴盪,的確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