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喜;若月冠而復暈者,天下有喜。崔豹《古今注》曰:漢明帝作太子,樂人歌四章,以贊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輪,三曰星重曜,四曰海重潤。
【似鉤 如璧】枚乘《月賦》曰:猗嗟明月,當心而出。隱圓巖而似鉤,蔽修堞而如鏡。何偃《月賦》曰:遠日如鑑,滿月如璧。
【方珠 缺暈】《淮南子》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高誘注曰:方諸,陰燧大蛤也;熟摩令熱以向月,則水生也。許慎注曰:諸,珠也。方,名也。《淮南子》又曰:晝隨灰而月暈缺。許慎注曰:有軍事相圍守則月暈。以蘆灰環,缺其一面,則月暈亦缺於上。
【金波 璧光】《漢書》曰:月移彩以金波,日華耀以宣明。《尚書中候》曰:甲子冬至日,月若懸璧。何偃《月賦》曰:日月雖如璧,以光為形。
【北堂 西園】陸士衡詩曰: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曹植詩曰: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參差。
【居蠩 顧兔】《春秋元命苞》曰:月之為言缺也,而設以蟾蠩與免者,陰陽雙居。明陽之制陰,陰之倚陽。《楚詞》曰: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
【似紈扇 如玉鉤】班婕妤《怨歌行》曰: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以明月。鮑照詩曰: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西北墀,娟娟似蛾眉。
【鑑阮帷 照潘室】阮籍詩曰: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衿。潘岳《悼亡詩》曰: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吳牛喘 魏鵲飛】劉義慶《世說》曰:滿奮畏風,在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風,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魏武帝《短歌行》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蟾兔並 麟龍鬥】《五經通義》曰:月中有兔與蟾蠩何?兔,陰也;蟾蠩,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春秋元命苞》曰:麟龍鬥,日月薄蝕。
§賦
【宋謝靈運《怨曉月賦》】臥洞房兮當何悅?滅華燭兮弄曉月。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將缺。浮雲褰兮收泛灩,明舒照兮殊皎潔。墀除兮鏡鑑,廊櫳兮澄澈。
【宋謝莊《月賦》】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悄焉疚懷,弗怡中夜。於明斜漢左界,北陸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沉吟齊章,殷勤陳篇,抽毫進牘,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稱曰:“臣聞,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溟;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後庭;若夫氣霽地表,雲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祇雪凝,圓虛水鏡;連觀霜縞,周除水淨。”歌曰:“美人邁兮音塵闊,隔千里兮共明月。”
§詩
【太宗文皇帝《遼城望月詩》】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遲謁。映雲光暫隱,隔光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九都,佇觀妖氣滅。
【梁元帝《望江中月詩》】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風來如可泛,流急不成圓。秦鉤斷復接,和璧碎還聯。裂紈依岸草,斜桂逐行船。即此清江上,無俟百枝然。
【梁沈約《詠月詩》】月華臨淨夜,夜淨滅氛埃。方暉竟戶入,圓影隙中來。高樓切思婦,西園游上才。網軒映珠綴,應門照綠苔。洞房殊未曉,清光信悠哉。
【梁朱超《舟中望月詩》】大江闊千里,孤舟無四鄰。唯餘故樓月,遠近必隨人。微風光繞暈,薄霧急移輪。若教長似扇,堪拂豔歌塵。
【梁庾肩吾《和望月詩》】桂殿月偏來,留光引上才。圓隨漢東蚌,暈逐淮南灰。渡河光不溼,移輪轍詎開。此夜臨清景,還承終宴杯。
【又《和徐主薄望月詩》】樓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照雪光偏冷,臨花色轉春。星流時入暈,桂長欲侵輪。願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塵。
【梁戴嵩《月重輪行詩》】皇儲屬明兩,副德表重輪。重輪非是暈,桂滿月恆春。海珠全更減,階蓂翳且新。婕妤比圓扇,曹王譬洛神。浮川疑讓璧,入戶類燒銀。從來看顧兔,不曾聞鬥麟。北堂豈盈手,西園偏照人。
【陳張正見《薄帷鑑明月詩》】長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樓。分簾疑碎璧,隔幔似重鉤。窗外光恆滿,帷中影暫流。豈及西園夜,長隨飛蓋遊。
【周王褒《關山月詩》】關山夜月明,愁色照孤城。半形同漢陣,全影逐胡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