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陟彼安仁。
§詩
【隋陽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詩》】廣殿麗年輝,上林起春色;風生拂雕輦,雲回浮綺席。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詩》】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正月十五日第三
§敘事
《玉燭寶典》曰: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荊楚歲時記》曰:今州里風俗,望日祭門,先以楊枝插門。隨楊枝所指,仍以酒脯飲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其夕迎紫姑神以卜。(劉敬叔《異苑》曰: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逐,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於廁,以迎之卜。)《史記·樂書》曰: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遊觀燈,是其遺事。)
§事對
【燒燈 望月】《涅槃經》曰:如來闍維訖,收舍利罌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樂,繞城步步燃燈十二里。又《西域記》曰:摩喝陁國,正月十五日,僧徙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古詩》曰:是時鶉火中,日月正相望。鶉火中即正月望也。
【泛粥 祠膏】《續齊諧記》曰:吳縣張成,夜見一婦人立宅東南角,謂成曰:“此地是君蠶室,我即地神。明日正月半,君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祭我,必當令君蠶百倍。”言絕失所在。成如其言,為作膏粥,年年大得蠶也。祠膏見敘事。
§詩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崔液《夜遊詩》】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又】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影裡如聞金口說,空中似散玉毫光。
【又】金勒銀鞍控紫騮,玉輪朱幰駕青牛;驂驔始散東城曲,倏忽還逢南陌頭。
○月晦第四
§敘事
《荊楚歲時記》曰:元日至於月晦,併為酺聚飲食。(每月皆弦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時俗重以為節。)士女泛舟,或臨水宴樂。(《玉燭寶典》曰:元日至月晦,人併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為度厄。今世人唯晦日臨河解除,婦從或湔裙。)
§事對
【提月 晦日】《公羊傳》曰:提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提月者何?僅建是月晦日也。何休注曰:提月,邊也,魯人語也,在是月之幾盡。
【凋蓂 掩桂】《帝王世紀》曰:堯有草,夾階而生。每月朔生一莢,月半則生十五莢。自十六日一莢落,至月晦而盡。若月小則餘一莢,厭而不落。唯盛德之君,應和氣而生,以為瑞草,名為蓂莢,一名歷莢。虞喜安《天論》曰:俗傳月中仙人桂樹,月初則生。
§詩
【唐太宗《月晦詩》】晦魄移中律,凝暄起麗城;罩雲朝蓋上,穿露曉珠呈。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歡眺望,極目暢春情。
【後魏盧元明《晦日泛舟應詔詩》】輕灰吹上管,落蓂飄下蒂;遲遲春色華,晼晼年光麗。
【北齊魏收《晦日泛舟應詔詩》】嫋嫋春枝弱,關關新鳥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時顧慕。睿賞芳月色,宴言忘日暮;遊豫慰人心,照臨康國步。
○寒食第五
§敘事
《荊楚歲時記》曰: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據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禁火三日,(《琴操》曰:晉文公與介子綏俱亡,子綏割腕股以啖文公。文公復國,子綏獨無所得,子綏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綏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舉火。又周舉《移書》,及魏武《明罰令》、陸翽《鄴中記》,並雲寒食斷火起於子推。琴操所云子綏,綏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與今有異,皆因流俗所傳。據《左傳》及《史記》,並無介子推被焚之事。按《周書·司烜氏》: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注云:為季春將出火也。今寒食準節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造餳大麥粥。(陸翽《鄴中記》曰:寒食三日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玉燭寶典》曰:今人悉為大麥粥,研杏仁為酪,引餳沃之。孫楚《祭子推文》雲:黍飯一盤,醴酪二盂,是其事。)鬥雞,鏤雞子,鬥雞子,(《玉燭寶典》曰:此節城市尤多鬥雞卵之戲。《左傳》有“季郈鬥雞”,其來遠矣。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