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涉潁倦紆迴,浮淮欣迥直;遙村含水氣,遠浦澄天色,靈濤稍欲近,仙岩行可識;玄覽屬睿辭,風雲有餘力。
【蔡允恭《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詩》】久倦川途曲,忽此望淮沂;波浪泛淼淼,眺迥情依依。稍覺金烏轉,漸見錦颿稀;欲知仁化洽,謳歌滿路歸。
【弘執恭《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詩》】睿情欣逸賞,臨泛入淮淝;棹聲喧岸席,颿影出雲飛。清流含日彩,奔浪蕩霞暉;還如漳水曲,鳴笳啟路歸。
【又虞世南《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詩》】良晨喜利涉,解纜入淮潯;寒流泛鷁首,霜吹響哀吟。潛鱗波里躍,水鳥浪前沉;邗溝非復遠,悵望悅神襟。
§吟
【徐彥伯《淮亭吟》】貞寂虛兮淮山幽,憐芳若兮拿牛洲;崩湍委咽日夜流,孤客危坐心自愁。矧鶴唳兮風曉,復猿鳴兮霜秋。熠燿飛兮蟋蟀吟,倚清瑟兮橫涼琴。擷瑤芳兮吊楚水,弄琪樹兮歌越岑。山碕礒兮隈曲濱,水涓漣兮環洞泊。金光延起兮驟興沒,青苔竟兮綠蘋歇。綠蘋歇兮凋朱顏,美人寂歷兮何時閒。君不見,可憐桐柏上,手葺桂樹花滿山。
§祭文
【隋薛道衡《祭淮文》】元帥晉王,謹以清滌制幣太牢之奠,敬祭於東瀆大淮之靈。蓋聖德應期,神功宰物,上齊七政,下括四海,自晉人喪道,彝倫攸斁,天隔內外,地毀東南。三吳成危亂之邦,百越為逋逃之藪。皇帝肇開鼎業,光有神器。圖出龜龍,鏡懸金玉。憂勞庶績,無忘寤寐,言念蒼生,情深矜養。河源海外,莫不來庭,⻊冒頓呼韓,歲時拜謁。偽陳蕞爾,尚阻聲教,妖賊叔寶,僣竅遺緒。毒流江左,冤結人神。上軫皇情,義申吊伐,猥蒙朝寄,撫寧淮甸。仰惟導源桐柏,長邁蓬萊。標四瀆而引百川,擅五林而含七德。庶憑流惡之靈,克成除暴之舉,使水陸旌旗,所向無前。吳會君長,束手歸服,謹申薦禮,惟神尚饗。
○濟第六
§敘事
《釋名》雲:濟,濟也。言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周官》:兗州其川河濟。按《水經注》及《山海經》雲: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初名沇水。(《風俗通》雲:濟水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此又別是一水耳。應氏以為流入河南之濟者,非也。)東出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孔安國注《尚書》: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西北平地。)又東南流,當鞏縣之北,而南入河。與河並流,過成皋。(成皋,今汜水縣。《晉書·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河,與河水斗。大伾、成皋,古成皋兼包鞏縣之界。)溢位為滎水,東流過陽武及封丘縣北,又東過冤呴縣南,至定陶縣南,又東北流,與菏水會。東至乘氏縣西分而為二。其一東北流入鉅野澤,過壽張西,與汶水合,又北過谷城縣西,又東北過盧縣北,經齊郡東萊郡而入海也。《尚書》稱: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即菏水所在也。)又東北會於汶,又東北入於海,是也。又《水經注》雲:初濟水至乘氏縣西,分流為二。其一東北流,今所入海者;其一東南流,東過昌邑縣北金鄉縣南,至方輿,為沛水。過沛縣東北,至下邳而入淮。《淮南子》雲:濟水宜麥。《周官》雲:雊鵒不逾濟。
§事對
【導沇 濟河】並見敘事。
【重源 異岸】酈元注《水經》曰:濟水重源,出河內縣西北平地。水有二源所發,因復謂之濟源。合西源出原城西,東流注城南,東合北水。郭緣生《述徵記》曰:河內溫縣亦有濟,入於黃河,謂濟之源。按:二濟既南北異岸,而相遠亦逾千里也。
【吳溝 齊阻】趙曄《吳越春秋》曰:吳王夫差興兵伐齊,掘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間,北屬之濟。《戰國策》曰:張儀說秦王,齊據河濟,足以為阻。
【鬥水 截流】戴延之《西征記》曰:濟水自大伾入河,與河水斗而東流。《尚書》曰: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於滎。孔安國注曰:濟水入河,並流數千裡而截河。又並河數里,溢為滎澤。
【德美 通和】劉向《說苑》曰:四瀆江河淮濟,何以視諸侯?能盪滌垢濁焉,能通百川於海焉,能盪出雲雨焉,為德甚美,故視諸侯也。《淮南子》雲:淮濟水通和宜麥。
【馮徵 袁汎】馮衍《明志賦》曰:流山嶽而周覽,徇碣石與洞庭;浮江河而入海,溯淮濟而上徵。袁宏《北征賦》曰:於是背梁山,截汶波,泛清濟,傍祝阿。
【齊度量 蕩垢濁】《風俗通》曰:濟,齊也。齊其度量。蕩垢濁,見上德美注。
【溢滎澤 注渤海】溢滎澤見敘事。《山海經》曰:濟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