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神奇寶貝之黑夜刺客 > 第37部分

第37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神只:從哥布林開始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全民大航海:我把船開上了海島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神秘復甦:此世之暗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沒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網遊:一刀劈死神網遊:神秘玩家航海玫瑰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別人玩遊戲,我修仙無職法師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戶外見聞錄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穿越艾澤拉斯,但我是一個石匠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說清楚了一切的問題,而夜羽也沒有多想,點了點頭。這一次的東喬治大會就此落下了帷幕,接下來,也到了應該分別的時候了。

雖然目標都是參加這一次的合眾聯盟,不過三個人並沒有任何結伴而行的意思,互相道別之後就各自走開了,每個人朝著不同的路繼續自己的旅行。

夜羽目送自己的兩個同伴離開了之後,並沒有馬上踏上旅程,而是先將自己的五個夥伴全部都放了出來,似乎是打算對這些傢伙說些什麼。

其中除了尼多王之外其餘的幾隻神奇寶貝都有不錯的精神狀態,而在戰鬥上輸得一敗塗地的尼多王就顯得有些萎靡不振,畢竟是被一招秒殺,情緒低落在所難免。

對於另外幾個讓自己獲得了勝利的夥伴夜羽自然也得先好好的誇上幾句,不然的話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不過貓鼬斬對於夜羽的誇獎並沒有太多的喜悅之色,而另外的幾個夥伴對於夜羽的話則是很高興,說起來這也是夜羽第一次在比賽結束了之後另外找時間特地誇獎自己的夥伴的吧,一般都是在比賽結束之後就跑過去的。

因為穿山王在戰鬥的時候獲勝了,貓鼬斬對於之前的時候自己看不上眼的穿山王的態度一下子也是好了很多,讓穿山王有些受寵若驚。說起來這也難免,本身貓鼬斬就是在山上獨來獨往的神奇寶貝,而不少的穿山鼠和穿山王也會將自己的巢穴建造在這樣的位置,一來二去的肯定會有發生摩擦的時候,戰鬥是不可避免的,或許是和貓鼬斬戰鬥過的穿山王的實力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貓鼬斬的印象之中穿山王都是不過如此的神奇寶貝也就沒有將其放在心上了吧,一直到之前的時候看到穿山王的戰鬥,才對夜羽的穿山王的態度有了不小的改變。

夥伴之間的和平共處是最重要的,很多的時候提升實力往往比不上幾隻神奇寶貝之間的感情。若是感情不好自然不可能在戰鬥的時候放心的將自己的後背交給另一隻神奇寶貝,如此若是在將來的某一天夜羽和之前的時候一樣遇到盜獵者然後和對方發生衝突對方在神奇寶貝數量上大佔優勢的時候夜羽就算是每一隻的神奇寶貝實力都勝過了對方,只怕結果也只有輸!

不是輸給對手,而是輸給了自己,沒有辦法彼此信任的戰鬥是不可能獲勝的,因此夜羽一直以來也都是在幾個夥伴之間的關係上多花工夫,目的就是為了讓幾個夥伴關係和睦。

尼多王聽著自己的幾隻夥伴被夜羽誇獎情緒就更加低落了,而夜羽注意到之後也是暗暗後悔,之前的時候自己都忽略了這一點了,應該先開解尼多王之後跨將幾個夥伴的。

夜羽看著尼多王低落的情緒一時也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口,花了好一會兒的功夫組織好了自己的語言之後這才開口說道:“尼多王,你輸給了暴蠑螈,而且還是被一招秒殺的,我知道你的情緒很低落,而我也是一樣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從頭到尾都是勝利,沒有人可以一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起伏,每個人的人生都會存在和低谷,都會有獲得勝利的喜悅和輸掉戰鬥的不甘心,若是因為一場戰鬥的失敗就垂頭喪氣的,以後面對比你強大的對手的時候怎麼辦,難道說你連戰鬥的勇氣都沒有了嗎?”

尼多王看著夜羽叫了一聲,雖然你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但是聽得出來尼多王還是多多少少聽進去了一些的,這一聲還是有些鬥志的。

抬起頭看著在身高上面已經超過了自己的尼多王,夜羽認真地說道:“輸掉戰鬥而已,我們不是沒有輸過,尼多王,還記得你還是尼多朗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我們的第一次戰鬥,結果是什麼你莫非忘記了嗎,之後在三曜道館,七寶道館的戰鬥你也忘記了嗎?我們是輸得起戰鬥的人,這一次的失敗不會讓我們就此一蹶不振,只會激勵我們,成為讓我們不斷變強的墊腳石而已,不過只是輸給了一隻會飛的龍而已,有什麼好垂頭喪氣的,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都努力,多花費時間來進行訓練,我相信勤能補拙,我們一定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打贏那個傢伙的,所以不要垂頭喪氣的不開心,振作起來,就從今天,從現在開始,開始訓練,努力的訓練,讓我們在下一次見到這個傢伙的時候好好給他當頭棒喝,知道什麼叫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

終於,在夜羽的一番長篇大論之後,尼多王的情緒恢復了不少,今天天色雖然不晚,不過夜羽也沒有出發的意思,先回神奇寶貝中心預定了房間之後,帶著自己的幾個夥伴開始訓練。

這個時候的訓練不是訓練技能的威力,也不是學習什麼新的技能,純粹的只是訓練最基本的技能。速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我有一間客棧穿貓咪圍裙的男人吃心一片橙花天風明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