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4/4 頁)
庫房。
“該死。這些高科技的玩意可不是我的專長。”言先生歪了歪頭。開始在機器堆裡尋找任何紙質的資料或者照藏有蛛絲馬跡。言先生也能抓住這些痕跡的東西。
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人真的做好完備的預案。準備玩一次人間蒸發。那他絕對會將所有可能聯絡到己的檔案全部銷燬。
——這是一個“菜鳥”的做法。
不管你如何清理。有一些痕跡。你是抹不掉的。永遠也抹不掉的。就像是身份證、社保卡、銀行賬號……還有一些只要你曾生活在這社會中。就絕對抹不掉的痕跡。
聰明的做法不是抹掉。而是在它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一些被稱為“假線索”的修改。
顯然。這就是華夏所做的。
在這棟連廁所都是整個樓層共用一個的超古式矮公寓裡。每個人的“房子”。其實就是一個一眼可以望到頭的八平米大的房間。
華夏是那種可以將每一寸的方都利用起來的人。除了的上鋪滿了電腦零件之外。整間房子的牆壁全被照片堆滿了。
牆上的照片幾乎記錄了華夏這個人的成長史。從小學到大學。從旅遊紀念到畢業照。父母、同學和老師們都在照片了笑的那麼開心。就好像他是一個到處招人喜歡的開心果一般。
可言先生很清楚。華夏不是一個開心果。他是一個電腦呆子。一個閉的宅男。可的所有合照全都貼到了牆上。為了什麼?扮演一個他想象中的己?炫耀己所沒有的社交本領?
都不是。華夏所做的。就是留下數以百計的假線索。將那些和他八竿子打不著的“老友”們列入警察的嫌疑名單中。而他們會在其中篩選。將範圍框死在其中的幾人身上。然後就是徹底的搜查。
警官們能查到的東西用一句話其實就可以概括了:毫無用處。
對於一個毫無犯罪經驗的人來說。這個華夏絕對算是一號人物了。
幸好。言先生在這方面的經驗。可比全上海的慣犯都要多。華夏所佈的這些假線索或許能忽悠警察。但要欺騙半個“同行”的言先生。就是說笑了。
相反的。這欲蓋彌彰的障眼法。卻讓言先生看的更清楚了。
他越想表現的與之親暱的。其實就越可能是一些在學生時期以欺負他為樂的“仇人”;而那些一次都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