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靠近。非但如此,就連那些戰馬也都披上了帶刺的盔甲,所以才能這般所向無敵。
張無忌勾唇冷笑,道,“看來趙敏在出發前,就已命人打造好了這些,只等兩軍交戰時再拿出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說罷,單手一揮,兩旁的弓箭手即刻拉弓往城樓下射箭,阻擋已然靠近的元兵。
宋青書正想問他可有對策之時,只見楊逍、韋一笑、白眉鷹王、殷野王、周顛和冷謙從城樓上縱身飛下,各人手持雙刀徑直奔向那些騎兵,手起刀落割斷馬腿,只聽見馬的嘶叫聲淒厲傳來,瞬間“撲通”倒地,將那些元兵狠狠摔了出去。
與此同時,城門大開,五行旗弟子蜂擁衝了出去。但因元兵身上所穿盔甲刀槍不入且自帶尖刺,一時間難以下手。白眉鷹王一個箭步飛上前,一手掐住其中一名元兵的頸間猛地一個用勁,那人當場氣斷生亡。
宋青書忍不住拍手叫好,眼光不經意間瞥見敵方主將右手一揮,蒙古騎兵迅速後退,四排弓箭手疾步上前,瞬間滿天長箭齊飛,猶如暴雨般往明教眾人這邊直射而來。
那四排弓箭手替換著拉弓射箭,竟沒有一絲的空隙,令楊逍等人只能驅趕長箭之餘,再無分/身乏術去顧及那些撤退的騎兵。
宋青書目光緊緊鎖定在元兵那名主將身上,見他左手微微一揚,弓箭手全部集中對付楊逍、韋一笑、白眉鷹王等人,而已經退出戰圈的騎兵再度奔回,和五行旗弟子廝殺成一片。
看來,元兵的主要核心就是那個主將。宋青書暗道,是他在指揮整個攻勢。怪不得趙敏沒有現身,原來他們一早便布好了進攻策略。
想到這裡,宋青書一把抽出身旁之人腰間所佩長劍,縱身飛下城樓進入了混亂的戰圈。
耳邊似乎傳來張無忌的一聲驚呼。那句“師哥”還未完全落入耳邊,便被凌亂的廝殺吼聲給淹沒。
宋青書幾步竄上前騰空飛起,手中利劍直挑上迎面而來的一元兵頭頂,利落削去他的頭盔反手在他喉間一劃,霎時鮮血如注噴出,那元兵瞪大了雙眼倒在地上。
宋青書搶過那匹馬跨上,拉扯著韁繩雙腿一蹬馬臀,駿馬掉轉頭朝元兵陣地疾奔而去。
只見蒙古主將手一揮,其中一排弓箭手瞄準青書拉下長弓,銳利的箭破空而來,青書腳尖一點縱身飛起,身下那匹馬裸/露在外的軀體上被插滿了長箭,嘶叫著倒地。
宋青書揚起手中的劍,腳點梯雲縱的輕功步法,宛如遊走在水面荷葉般,只看見前方那道墨白相間的長袍隨風一撩,眼前閃過一道疾風般的影像,青書已閃身飛入了弓箭隊之中,手握長劍凌空一劃,瞬時見血封喉放倒了數名元兵。
有了一個缺口後,楊逍等人順勢抓住敵方射來的箭,反手擲了回去。
宋青書腳下不停繼續奔前,一手摸入懷中找到一包藥粉,一手持劍避開元兵攻勢直直刺向那名主將。
那蒙古主將未想明教內會突然殺出一人,將他全盤計劃打亂。想到郡主之前分析的明教教眾,再看眼前之人,雖有幾分像她口中所說的武當宋青書,卻怎麼也未料到他的武功如此出神入化,和郡主所言“不過是個武功平平的小子”相差甚遠。
來不及多想,元兵主將拔出佩刀擋下宋青書刺來的劍。身旁圍擁著的元兵忙抽刀上前保護將軍。
宋青書轉動長劍,逼退護衛的元兵後迎頭挑向那主將胸口,玄冥二老見狀抽身撤出戰圈前來營救。宋青書劍招連綿不絕,似虛而實,似柔而剛,看似輕柔緩慢,卻又奇詭快速,極易搶攻。
玄冥二老不想數月未見,宋青書劍法如此突飛猛進,十幾招後竟有不敵之勢。當著兩軍好幾千人的面,又不想輸在昔日這毛頭小子手上,遂齊齊抬掌朝青書胸口震了去。
宋青書迅捷連退,劍尖上幻出點點寒星。待玄冥二老掌風逼近時疾趨抬劍,劍氣順著他二人的掌心劃過,玄冥二老疾退收掌,低頭一瞧,兩人雙手上被劃開一道細長的血口。四隻手並列時,那劍痕可連成一條直線。
趁著玄冥二老退開的那一瞬,宋青書長劍大開直逼蒙古主將,不過幾個回合便取下他的首級縱身飛回了汾陽城樓上。那主將臨死前還想著,郡主百密一疏,終究未能料到,宋青書的武功根本就不在“平平”二字上……
塵煙中,只見宋青書一手持劍,一手提著那主將的首級站與高處,臉上沾滿塵垢、鮮血,墨白相間的錦袍上被血渲染得幾處漂紅。少時,青書揚起一抹勝利的笑,高舉著手中首級喊道,“你們的將軍已經死了!再不放下武器投降,把你們統統殺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