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書立馬來氣,一拳揍上他胸口怒道,“痛死你算了!說好了比劍,你中途偷偷摸摸那是在幹嘛?”
張無忌本還想再作勢哀號幾聲,見宋青書惱了,也不敢繼續,涎皮賴臉地湊上前轉移話題,“師哥啊,你那太極劍法已掌握了精髓所在,不過,怎麼最後那幾招來勢如此兇猛?”
被張無忌一打岔,宋青書也不覺疑惑起來。想了想,道,“開始沒用內力,後來被你弄得來了氣,就把九陽神功跟著一起用上了。”
張無忌也只覺納悶,心道,難道太極劍法和九陽神功相結/合,倒能產生這麼大威力?
轉念一想,當年太師父傳授太極劍法時,就曾提到應和武當九陽功同使用,不但可提升內力,其劍法也能練至最高境界。想不到今日讓師哥誤打誤撞,勾起了這段被他忘卻的記憶。
張無忌和宋青書私下一商議,將太極劍法和九陽神功融會貫通,又琢磨著讓青書將武當梯雲縱和青翼蝠王所教的輕功相融合,取其精華所在,再讓他演練時,果真更勝從前。
對於張宋二人將他的輕功擅自改動,韋蝠王並未多言。又見宋青書施展梯雲縱時身形靈動飄逸,宛如庭院信步遊走般,當下大為讚歎。
又過一月。這日,張無忌和宋青書正在後院比劃劍法,韋蝠王送了一竹簡進來道,“教主,這是汾陽壇主朱元璋的飛鴿傳書。”
張無忌接過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寥寥數語,卻是道汝陽王已請旨派兵收復中原武林人士。第一個要拿下的就是明教。如今,汝陽王的女兒趙敏已率領三千兵馬圍攻汾陽,準備先滅了朱元璋這支明教座下最強的分壇,再逐一消滅其它各壇。
張無忌勾唇冷笑,黑如夜幕般的眼眸罩上一層寒霜,“就憑一個趙敏,也想滅我汾陽分壇。簡直是痴人說夢。”
韋蝠王眼底盛滿青凜,陰測測的話語下隱著明顯的嘲弄,“這趙敏既然郡主當膩了,教主何不成全她,送她一程。”
“韋蝠王說得正是。”楊左使大步走了過來,跟在他身後的還有謝獅王、白眉鷹王和五散人,“教主,咱們現在就去汾陽支援,把那些蒙古狗賊打個落花流水!”
張無忌點了點頭,即刻下令,“好,就依楊左使所言。楊左使、韋蝠王、外公、舅舅、周顛、冷謙,召集五行旗弟子隨我一同前往汾陽。彭和尚、張中、說不得,請你們助我義父坐鎮光明頂,天地風雷四門留守,以防汝陽王的人調虎離山來攻總壇。”
眾人高聲齊應,皆都摩拳擦掌,對汾陽一戰已迫不及待。獨有謝獅王最是不悅,拉了張無忌問道,“無忌,我也是明教中人,為何汾陽一戰卻要將我避開?難道你是嫌棄我這個瞎子不成?你義父我雖然老了,但要殺幾個蒙古狗賊,還是不成問題的。”
張無忌忙解釋道,“自然不是。義父老當益壯,孩兒怎敢有怠慢之心?只是這坐鎮光明頂也是極為重大之事。倘若汝陽王的兵馬來襲,有義父在,孩兒也能放心。”
布袋和尚說不得知道張無忌心思,遂上前朗聲道,“謝獅王,別說教主讓咱們坐鎮光明頂,就是去掃落葉,我說不得也願意的很。除非謝獅王有心嫌棄我們五散人,不願屈尊和我們一道,那就另當別論了。”
話已至此,謝遜怎好言“是”,只得答應張無忌留在光明頂。
一切準備就緒,張無忌分派各個人手整裝打點,與三更時分避開外人耳目從光明頂出發。
交代完,看著大夥兒各自去忙碌,張無忌回頭看向身旁的宋青書,笑問,“師哥,你……”
“我和你一起去。”宋青書目光灼灼,鏗鏗道,“跟趙敏好好的算一算舊賬。”
第 46 章
三更時分,明教一襲人從光明頂出發前往汾陽。
途中,張無忌不時收到朱元璋的飛鴿傳書,大體都是告知汾陽如今的情況。
入夜,張無忌,楊逍,韋一笑,殷天正,殷野王以及周顛,冷謙,聚在大帳內商議這一仗該如何打,才能將傷亡降到最低的同時,又能成功驅走元兵。宋青書對用兵並不熟知,遂站在一旁靜靜聆聽,不發言語。
殷野王提議此戰當以趕盡殺絕為前提,殺光每一個來犯的元兵,一舉擒獲趙敏和敵方大將。
楊逍卻不甚贊同,搖頭道,“元兵自然要殺,但也不能因此誤傷漢人。否則,我等豈非和那些蒙古韃子等同?”
張無忌點頭道,“楊左使言之有理。這一次我明教上下齊心,要打贏這場勝仗也不算難事。但總不能每次元兵來犯,就讓整個明教前去支援。何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