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這句話……
安氏是菩薩麼?
迷迷糊糊的侵泡在熱水中,凌向月昏頭昏腦的想這個問題。
……(未完待續。。)
第083章 想念得緊
驪山在京城以南一千公里處。
天壇依驪山而建,整體廣闊高遠,以表示“天”的至高無上。
佈局呈“回”字形,兩道壇牆分成內壇、外壇兩大部分,主要建築物集中在內壇中軸線的南北兩端,其間由一條寬闊的丹陛橋相連結。
有圜丘壇、皇穹宇、祈年宮和皇乾宮等,另有神廚、宰牲亭和齋宮等。
每年的冬至,歷任皇帝都會祭天。
距離冬至還有五天時間,易水天閔今年來的特別早。
早前派了四王爺易水殷到犧牲所察看為祭天時屠宰而準備的牲畜。
易水天閔開始三天的齋戒。
蕭奕澈遙望向遠處,湛藍的天空,金黃的琉璃瓦在暖暖的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顯得格外宏偉和輝煌。
“蕭指揮好興致。”
一道不和諧的聲音打破了沉靜,蕭奕澈漠然抱著一把佩劍,眉角輕挑,回身直面對身後出現的人。
易水殷袍服雪白,一塵不染,身上散發著淡淡的狂妄之氣。
烏黑的頭髮在頭頂梳著整齊的髮髻,套在一個精緻的白玉發冠之中。
凜冽桀驁的眼神,細細長長的單鳳眼,高挺的鼻樑下是兩瓣噙著驕傲的薄唇。
易水殷當年其實是一名天才少年,文武雙全,更是精通治國之道,很受先皇易水冥的賞識。
不過後來不知何故,竟然將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易水天閔,並要其他兒子輔佐。
因為詔書下來的時候易水冥已經駕崩,所以幾位皇子為了皇位還大動干戈,不相信這是真的,揚言此乃假的遺詔,被人篡改過!
若不是易水殷從旁協助,力壓群雄。易水天閔都沒有那麼容易登上皇位。
而易水殷為何能力壓其他幾位皇子?只因他是唯一一位與蕭奕澈私交的皇子。
曾在年少時,兩人一塊出過兵。
蕭奕澈的伯祖父蕭於遠,是錦州的總都督,蕭若藍這輩卻棄武從文,蕭於遠不免略感遺憾。
蕭奕澈很勤奮,從兒時起,他每天雞叫就起床,到半夜才就寢休息,終日無情容。
當時蕭若藍要求蕭奕澈從文考科舉,但蕭奕澈堅持習武。在伯祖父的影響下,他既學文,又習武。
到了京城後那幾年在蕭於遠嚴厲苛刻的管教下成長。
事實證明,蕭奕澈的選擇是正確的,士大夫都只顧眼前,以為天下無事。
他以其少年應試,在強手如林的角逐中,獲得武科進士,以父和伯祖父為蔭。襲軍官,十萬禁軍握在手中。
太少!
氣宇軒昂中又帶了蝕骨的生人勿進,蕭奕澈一雙黑眸凝注在易水殷身上,嘴角露出的笑容似諷似嘲:“這得多謝殷王殿下。”
易水殷挑了挑眉。走至他身邊和他齊平,雙手撐在眼前的白玉欄杆上,看著遠方的琉璃瓦宮殿,驕傲的唇角勾起一抹回憶:“父皇還在世的時候。皇上曾經和我在他的書房爭吵,皇上說,天下因以民為本。輔以世家治理,這樣才能國泰民安,外無強敵,內無憂患。”
蕭奕澈沒什麼耐心的聽著。
若不是十七歲那次出征,易水殷替他擋了一刀,他壓根不想和易水姓有什麼私交。
麻煩!
易水殷記得自己當時反駁了易水天閔的話,認為不應當給予世家太大的權利,如果世家聯合起來謀反呢?
於是他說:“若是有朝一日我為君王,絕無分權之說!”
想想當時他多大了,二十五有了。
易水天閔當時才志學。
父皇很失望的看著他,說他太過驕傲,滿意的看著易水天閔,淳淳教誨:“天閔說的沒錯,還應採取安撫,制衡的措施來避免局面脫離控制。”
也許那個時候,易水冥已經偏向了易水天閔。
“如果他在天之靈知道,他最信賴的仁厚小兒子並沒有依照他最初的想法,不知道是什麼感想?”易水殷嘲弄道。
蕭奕澈哪壺不開提哪壺,故意戳他痛:“牲畜準備得怎麼樣了?”
易水殷臉色難看的黑壓壓一片。
現在易水天閔依靠皇太后,安家,楊家幾大家族,卻將他這個四哥拒之千里,甚至以為威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