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
那個官員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著說:“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匡胤的親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和王審琦管好京城內外大門。
沒多久,這訊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一直等到天色發白。
這天晚上,趙匡胤假裝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的人聲。接著,就有人開啟房門,高聲地叫嚷,說:“請點檢做皇帝!”趙匡胤趕快起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著,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一起回京城。
官修史書為尊者諱,將趙匡胤寫得無比被動。不過趙匡胤下面的言行顯出他不同於五代被軍士擁立的皇帝之間的區別,趙匡胤騎在馬上,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將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命令。”於是趙匡胤就釋出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來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
趙匡胤本來就是禁軍統帥,再加上有將領們擁護,誰敢不聽號令!將士們排好隊伍開往京城。一路上軍容整齊,秋毫無犯。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內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敗筆是王彥升殺死了試圖組織抵抗的韓通和他的家人,給趙匡胤的和平演變塗上了後周忠臣的鮮血,韓通入《宋史·週三臣傳》,王彥升就此被趙匡胤恨上了,所以終身沒有當上節度使。
與範質、王溥的見面比較富有戲劇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訴範質等,當時早朝還沒有結束,宰相範質抓住王溥的手說:“倉促譴將,吾輩之罪也。”手指掐入王溥的手,幾乎出血。王溥一句話也不敢說。
及至趙匡胤見了他們時,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範質等不知該怎麼回答。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我們沒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範質、王溥嚇得趕快下拜。
然後舉行禪讓儀式,但人到齊了,卻沒有禪讓詔書,結果翰林承旨陶谷從袖子中拿出一份,於是就用了這份詔書。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為國號,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趙匡胤讓後周小皇帝當了鄭王,符太后當了周太后,小皇帝乾德三年被遷往房州,973年逝世,終年二十歲,被諡為恭帝。太祖算是厚道,留下了包括小旋風柴進等在內的後代,拿著丹書鐵券活得比較滋潤。
這也真是報應不爽,郭威以禁軍兵變奪取了後漢的政權,事隔八九年,郭威的部下趙匡胤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仿效郭威,以禁軍兵變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皇位。
宋太祖做了皇帝,他的母親當然成了太后。當大臣們向太后祝賀的時候,太后卻皺起眉頭,顯出很憂愁的樣子。等大臣退了朝,侍從們問太后說:“皇上即位,您怎麼還不快活?”太后說:“我聽說做天子很不容易,能夠把國家管理好,這個位子才是很尊貴的;要是管理不好,出了亂子,再想做一個老百姓還做不成哩。”太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宋太祖雖然即了位,但是全國還沒有統一,別說周圍還有一個個割據政權,就是原來後周統治的中原地區,也還有一些節度使,對宋太祖即位,很不服氣。
登基後的宋太祖“車駕初出”。隨行的儀仗較為簡略,排在前面的是由禁軍組成的“駕頭”,隨後就是皇帝坐的步輦,步輦之後是擎著扇的方隊。方隊後面是公卿百官——他們本來都是後周舊臣,與端坐在步輦之上的“皇帝”乃比肩多年的同事,想不到現在卻要畢恭畢敬地跟在他的步輦之後作臣民,心中難免有些不自在,所以儀仗隊到這裡就有些雜亂了。更糟糕的是,沿途所有的樓臺亭閣不但擠滿了居高臨下的看客,而且這些樓閣大都掛著簾子,總讓人感到這簾子的背後藏著什麼。
果然,當鑾駕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