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在,鍾苒最後總算是順利入學了。
由於加州理工學院是研究型學院,所以鍾苒一入學。要學的就是微積分、物理及化學這三門學科。至於英語,就像華夏學生一直要學語文一樣,也屬於必修課的一門。
除了英語這一門課之外。鍾苒的數理化水平卻是足夠的,除了之前在江浙大學的時候學過一些基礎化學之外,鍾苒前世還是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啊,雖說時間隔得太久。忘掉了許多,但曾經學過再去撿起。跟毫無根基的學起,總歸是有很大的不同。
原本加州理工學院是規定學生要學習四年的高等數學的,但在鍾苒這裡,半年她就結束了理化生的課程。並都是以極優異的成績透過考試。
這樣的學習成果,就算是在加州理工學院,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自此以後。鍾苒正式加入了一位教授的科研小組,專門學習研究高分子材料。併成功進化成了一隻科研狗,進一步進化成一個科研民工,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兩年多的時間,鍾苒不但完成了本科階段的學習,不出意外的話,還將在兩個月後,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兩個碩士學位。
不過,在此之時,她卻做出了向學校申請三個月長假的決定,哪怕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延遲畢業。
“苒,你是我任教以來接觸過的最聰慧的學生,沒有之一,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一起解決,一定要請這麼長時間的假嗎?要知道,我們的專案已經進行到最關鍵的一步了!”
“詹姆士教授,我有不得不請假的理由,希望您能夠批准,如果三個月後,我回來,您還願意接納我,我還想申請您的博士研究生呢!”鍾苒笑笑,她一直覺得自己忘記了什麼很重要的事情。
奈何時間過去太久,她也有些混亂了,直到近期,她老是半夜驚醒,才想起,是了,2008年五月的那場大災難!
前世這個時候,鍾苒因為復讀過一年的緣故,所以還只是個普通的大一新生,但此時,她研究生都快唸完了。
可災難卻仍舊在那裡,不會因為某個人的重生,就出現改變。
也許鍾苒可以改變自己爺爺奶奶的命運,但是她不是救世主,拯救不了那麼多人。
但如果因為力量小,就什麼都不做了,鍾苒又過不了自己心中的關卡。
所以她才決定在這個時候選擇歸國。
自2005年2月離開,鍾苒已經近三年沒有踏上回國的旅途了,這三年來,鍾苒也不是白混的,特別是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兩年多時間,鍾苒過得格外充實,因為有這樣一個牛a與牛c之間的母校作為後盾,鍾苒實行的計劃變得容易起來。
科學嘛,總是互通的,只要學好數學、物理及化學這三門基礎學科,搞科研就會輕鬆得多。鍾苒即將拿到的兩個碩士學位,一個是理學碩士,另一個是工程碩士。
看上去同地址勘探好像也沒多大關係,但在她透過奧古斯塔家族捐獻了一大筆資金給美國地質勘探局以後,就成功的拉起了一支數十人的專業勘探隊伍,出發前往華夏。
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絕對是華夏史上最大的一場災難之一,至今仍讓許多華夏人心有餘悸。
所以地質勘探隊的第一站選擇了唐山及豐南一帶地區。
這麼大規模一支勘探隊伍出現在華夏境內,又怎能不引起華夏國內的震動呢,雖說不明白為何這支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勘探隊要來華夏對發生在三十年前的地震進行勘探,但華夏方面仍是對此表達了足夠的重視。
雖說美帝和華夏不算是敵對關係,但相互之間的關係也不是那麼融洽的,美帝老是提什麼華夏威脅論,這麼大規模的地質勘探隊,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找這個藉口來華夏刺探情報神馬的,這絕對不是什麼危言聳聽。
所以對於華夏方面塞幾百號人加入團隊的時候,鍾苒也沒管,其中會有什麼人,她也早就預料到了,要是這點警惕心都沒有,華夏也算不得什麼大國了。
作為一個華夏人,鍾苒骨子裡還是愛國的,對於國家安全的需要,又怎麼會去反對呢。
只是,她想不到的是,居然會在這支二百人的“華夏專家團隊”裡見到特工三人組。
“鍾苒?你怎麼會在這裡的!名單上明明沒有你。。。。。。咦?你不會就是那個苒?貝爾吧?”再次見到鍾苒,林泉也覺得很驚訝,之前他們就知道鍾苒因為江浙大學發生的事情,跑去美帝留學了,但怎麼都想不到,她居然會成為地質勘探隊的專家歸來。
“名單?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