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後先行送出城去。現在高奇提也不提這個,看來洛陽城定然是給圍死了。
尋思到這裡,胡皇后對張綺有點感激起來。
張綺重新回到了酒樓中。
自從知道洛陽被圍後,護衛們便急得團團轉,看到張綺回來,俾將李叢大步迎來,他白著臉低聲說道:“王妃休要慌亂,郡王會來救你的。”
張綺抬眸朝他一笑,道:“我知。”她抬眸看向北方,輕柔地說道:“我不慌亂,我怕他慌亂。”她的聲音很輕,那護衛根本沒有聽到。
低下頭,張綺尋思道:記憶中的這一戰相當危險。我要好好靜一靜,看看能不能搜出更多的記憶。
想到這裡,她提步踏入房中,向慌亂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婢女們命令道:“提些熱水來,我要沐浴。”
“是。”
泡在溫水中,張綺閉著雙眼,一遍又一遍地搜尋著記憶。在她的記憶中,只有一個印象,便是蘭陵王高長恭,便是在洛陽之圍中大出風頭,這一戰後,世人還特地為他編出了一支《蘭陵王入陣曲》,完全墊定了他一代名將的地位!
可這記憶真不是容易尋找的,她縱是想破了腦子,也只記得這些,至於此戰的那些細節,她前世又沒有經歷過,縱有所得,也只是從他人口中聽到的一些枝葉,這一會兒又哪裡找得到?
這一天,不管外面如此兵荒馬亂,張綺一直沒有出門。她泡過溫水澡後,便焚起香,靜靜地操起琴來。
琴聲飄蕩如雲,流轉如月輝,帶著一種讓人心曠神怡的寧靜和悠遠,不知不覺中,院落中的二百護衛,那焦躁不安的心漸漸平復下來,不知不覺中,四下的慌亂奔忙聲似乎也少了些。
俾將李叢轉過頭,看著院落中焚香奏琴的王妃,轉向一側的成史嘆道:“夫人竟是鎮定至斯!”
成史點了點頭說道:“我一直以為王妃柔弱,現在看來,她比世間很多丈夫都要強些。”戰爭本是男人們的事,做為婦人只要不在關健的時候太過慌亂,以致亂了丈夫們的心,那就十分了得了。這一點,做為一個將領的妻室更為重要。
在張綺寧神靜氣,搜尋著記憶時,另一個酒樓中,一個身影在轉來轉去。
她轉了一會,突然停下腳步,轉過頭,瞬也不瞬地看著張綺所在的酒樓方向,然後,雙眼慢慢地陰了起來。
她就是鄭瑜。和離到現在,還不到一年時間,可她已流了兩個孩子,連續的流產,再加上怨恨鬱怒堆積於胸口,她老是很快。以往,她站在張綺面前時,還能抬起頭來。可今天在胡皇后的別院見到張綺時,她竟有一種在她面前抬不起頭的感覺。張綺的妖美和青春年少,逼得她都有一種自己成了老嫗的錯覺!
她恨張綺,這種恨,在和離後更濃烈了。要不是那個女人,她不會想到與和士開接近,而不與和士開接近,她也不至於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如今,和士開似是玩她玩上癮了,不但隔三岔五便找她一次,還不許她嫁人。說什麼他要這個名聞齊國的貞烈之婦,永遠成為他一個人的玩物。
她這一生,已是看不到希望了,可那個賤婦,她憑什麼還活得好好的?憑什麼今天還能得到皇后和眾貴婦的認可,得到她們的尊敬?
這一次周人圍城,實是個大好的機會……
想到這裡,鄭瑜深吸了一口氣,命令道:“張氏若有異動,速速轉告於我。”
“是。”
聽著那遠去的腳步聲,鄭瑜獰笑起來。
張綺這一晚毫無所得,沒有做夢,也沒有靈機一動。
第二天上午,她在奏了一會琴後,換上一襲男裳,帶著眾護衛走向北城門。
東南西北四大城門,以北城處的周卒最多。
街道上,到處都是來來往往,亂成一團的人群。
當張綺來到北城門時,這裡已是兵卒如雲,一個個全身著甲的俾將在忙著指揮。而離城門約百米處,幾十個富戶和貴婦正聲嘶力竭地叫嚷著。
張綺認真一聽,他們卻是在叫道:“讓我們到城頭看一看,周人不可能來得這麼快。”“快開城門,高奇,你沒有資格讓我們與你一道陪葬!”“周人肯定還沒有圍住城,你們這是想逼死我們!”
卻原來是一些不死心的人鬧著要出城。
張綺看了一眼那緊閉的城門,看著站在城牆上一身血殺之氣計程車卒,不由蹙眉尋思起來。她很想到城牆上看看,也許那場面能夠讓她激發她某些記憶。尋思了一會,張綺命令道:“我們也過去。”說罷,她跳下馬車,帶著眾護衛朝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