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回過神來,諸軍自然是一片喝彩聲。趙都頭、楊寶等人更是身有同感,心中熱血沸騰,恨不得再重新廝殺一陣。
而滿臉喜色的葉夢鼎更是喜上加喜,雙手甚至有些顫抖,不由自主間已經是老淚縱橫!在這雄渾有力的聲音中,在將士們堅毅的目光中,他已經看到了遠方朝堂上的腐朽截然不同的光芒。
“封侯非我意,惟願海波平!”文天祥又是以第一個跳了出來,振臂大呼,無限的光明傾瀉在他的身上,將這個民族最後的脊樑籠罩在無比耀眼的光輝中。
下一刻,所有計程車卒都振臂大呼,迎接朝陽。
“封侯非我意,惟願海波平!惟願海波平!”
滾滾的聲浪直衝九霄,震撼著**八荒。
黑暗結束,黎明降臨。
—————————————————————————————
慶元府,慈溪。
整座縣城已經徹底的沸騰,一口口肥豬、一頭頭犍牛都化作了鍋中滾滾之物。身上尚且帶著血跡和征塵計程車卒們散坐在大火燒盡後的斷壁殘垣之間,眼睛中都閃動著一樣的光彩,死死的看著正不斷散發出誘人香味的那一口口大鍋。
好在慈溪的縣衙並沒有被燒燬,否則葉夢鼎等人也不得不幕天席地了。作為此役的最大功臣,葉應武在文天祥、趙都頭等人的擁簇下進了縣衙。葉夢鼎臉上帶笑,早早的就等候在堂上。
而一名陌生將領則站在葉夢鼎的身側,臉上的風塵和疲憊同樣難以掩飾。看到此人有些失落的表情,葉應武已經猜到這位應該就是帶著二百精兵死死的守住平石礁並且打得海寇丟盔棄甲的楊提轄了,兩人雖然曾經身處同一個戰場,卻終究只是曾經遠遠地對望過,對於對方的印象至始至終都只是停留在猜測當中。
說不定在真正的歷史上剿滅張麻子的大功便應該歸於這位楊守明楊提轄,可惜半路殺出個葉應武,使得這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速戰速決,雖然慈溪東門附近的房屋都被焚燬,但是和海寇上岸劫掠不可估量的損失比起來,這些還都不算什麼。
“來來來,小武,老夫引見一下,這位便是慶元府的楊提轄,海寇的前幾次進攻多靠楊提轄指揮排程有方,否則慶元早就危險了。”葉夢鼎根本不想掩飾自己的高興,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立了大功,任何父親的喜悅都可以理解。
“晚輩見過楊提轄。”葉應武對於這位勇士也是持禮甚恭,畢竟當日在平石灘頭,楊守明率眾死守,一番衝殺分外慘烈,葉應武站在高處,一切都是盡收眼底的。
見到這位立下大功的二衙內絲毫沒有自持身份,畢恭畢敬,如果自己再不滿反倒是自家的不對了,想到這裡,楊提轄心中的不快也消散了,反倒是很欣賞這位年輕人,當下不敢怠慢,急忙回禮。
“好好好,諸位的功勞老夫都已經上奏朝廷,到時候少不了一番封賞。今日慶功,諸位也都莫要推辭了,好酒好肉,不醉不休!”葉夢鼎哈哈大笑著,手中端起的赫然是武夫方才使用的粗瓷碗。
見到知府如此爽快,楊守明和趙都頭等人自然也是心中大喜,哪裡還推辭,有的甚至也顧不上什麼禮節,索性抱起來一罈酒大口大口的喝了起來。
外面士卒們的鬨鬧聲一浪接一浪的,不斷地傳向遠方。
片刻之間,葉應武看著手中的酒碗,突然間有些恍惚。戰前自己還曾經為了這些無名無姓的生命而惋惜,現在竟已經忘卻了這事,看來自己已經完全的和身邊的這些人融為了一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宋朝人,而不是一個冷眼旁觀者了。
想到這裡,葉應武忍不住苦笑一聲,將碗中酒一飲而盡。
—————————————————————————————
史載,鹹淳二年,葉夢鼎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慶元府,奉旨靖剿海患,麾下士卒奮勇爭先,屢戰屢捷,慈溪一役夢鼎之子應武火燒縣城,大破海寇,斬殺賊酋,盡降其眾,朝野震驚。
葉應武作為一個穿越者,第一次登上了歷史的浩浩舞臺。
但是事情還遠遠沒有落下帷幕。
至少當那幾條曾經給慶元府帶來噩夢的破舊海船出現在海平面上時,剛剛從慈溪歸來的葉夢鼎忍不住皺緊了眉頭。
第十五章 餘孽何聊生
層層海浪拍擊著岸邊的礁石,白色的水珠四下飛濺。
白髮蒼蒼的葉夢鼎靜靜地佇立在平石灘頭,身後楊守明和葉應武一左一右,或是持刀或是拄劍。趙都頭帶著那幾十騎兵在灘頭上漫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