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揖醯悶渲鋅贍苡姓�!�
“你是說秦兵要跑?不可能!他把我的帳篷都燒了,讓我露營了好幾天,我能那麼輕易放了他?我早就在沿途安插了細作!只要他一動作我定能知曉!”王之話剛說完,外面的警鼓就被敲響了。
“報將軍,秦軍下山又來與我軍廝殺來了。”傳聲官道。
王之聽後登時來了精神,將袖口一拂,大聲說道:“哼!傳令下去,出戰迎敵!”
“且慢!將軍,以我之見秦兵已經跑了,這次一定是佯攻,掩護後軍撤退的。您應當帶領主力趕緊追擊。”劉睿一把拉住了王之,進諫道。王之聽後稍加思索,眼中多少露出了不太置信的神情,不過他看著劉睿,終於下了決心,道:“好!就聽監軍的,我去追敵軍。”
這次果然又如劉睿所料,秦兵已然糧盡,故意向東海軍虛晃一招正要跑路,王之就從側山掩殺而來了。慶陽只得再棄卻一軍殿後,自領主力趕緊後撤。
白虎嶺一戰東海軍殲滅秦軍兩萬餘人,至此秦兵主力遭受重創,又被掐斷後路,完全失去了反擊的可能性。只能餓著肚子一路狂逃,王之攻佔白虎嶺後不敢向前追了。因為自己的後勤輜重,在前幾天秦軍的反擊中被燒得一乾二淨了。直到現在後勤還沒供給過來呢,仗打到這份上也夠可以了。
交戰雙方都打得連個住的帳篷都沒有了。露宿了若干天,可謂是一個字------苦啊!只不過王之的不追擊,差點把藍田的東海軍害死了。當然這是後話,那就以後再說。就先說說現在的!
啊,多說一句王起已經在勝利反擊後病死了。戰爭持續到現在也算是到了最艱苦的階段了。既然王起死了我們就把這場戰爭提前總結一下吧,也好給王起蓋棺定論。
戰爭到現在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雖然我知道講這些會很無聊,可是我也得講,不然一路看下來會感覺我很扯淡):
1、藍田會戰;
2、大界山秦軍遭伏。
3、白虎嶺秦軍受重創。
要想講清這些我還得從頭開始!
話說那日劉睿與大將軍密語,王之聽後對劉睿的戰略思想很是信服,欣然答應把劉睿引薦給了東海皇!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二十三章 兵略
話說王之將劉睿推薦給了東海王,這東海王也是不敢小覷的。因為劉睿的神童之名,在東海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了。太子和劉睿也是同學,每每在東海王面前盛讚劉睿之能。
來了見了面,劉睿把自己的戰略思想一說,東海王也一樣很被折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劉睿告訴了東海皇,自己是成頡的孫子,並承諾只要重用他,他就能將北原的四叔招安進來為東海國效力!這個條件太誘人了,再加上東海王對劉睿的信服,他決定重用劉睿。並且任命他為督政處參謀監軍,與王之一起統一指揮全部戰鬥,有軍事任免權,但是對外王之依然是大將軍最高元帥。王之很不服氣,當然他有很不服氣的理由,可是他不得不聽劉睿的。因為,誰讓劉睿是他舉薦的呢。
劉睿制定計劃,將二十萬大軍一分為二,其中八萬海軍,十二萬陸軍。
海軍在海上騷擾山東地區各國,給他們造成主力在海上的假象,而劉睿的真正主力一直在躲閃。他勸王之只帶少數人進入藍田,就是抓住了王起喜歡打殲滅戰的特點故意不跟他決戰。
而王起一開始就在範錯誤,他很輕敵,他一開始就想畢其功於一役,果然就鑽進了劉睿的圈套裡,而劉睿的目的便就是為了欲蓋彌彰。
他在藍田拖延時間,而此時東海國海軍卻在海上大發神威,一直到東海軍實在守不住藍田城時才撤軍。這也充分的激怒了王起,因為王起這時已經得知了自家海防的訊息。他深刻的感覺到自己被耍了,所以他屠城了。當然,他的屠城還是有其他目的的,其中便有一條很是重要。王起聽說了其他盟國想退兵的訊息,而一旦盟國真退了兵他的兵力必然單薄。他為了可以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只能殺光了藍田東海子民。
當然,他們秦軍會因為屠城而付出巨大代價的,當然這也是後話。應該說王起從一開始的作戰計劃,都是很不怎麼樣的。他太憑藉自己的主觀意念而去判斷戰場上的客觀形勢了,在一路沒有找到東海軍主力的情況下,就貿然出兵進入地勢複雜的山林作戰。而劉睿的海陸虛實作戰果然將王起耍的團團轉,他最後竟然真的相信了東海國會把主力放在海上的訊息。
大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