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司首先發行了5萬張股票。勞向法國人民展示了異常輝煌的前景,他保證每份500裡弗爾的股票每年可以分紅200裡弗爾。由於這些股票是被用國庫券以面值購買的,國庫券一直在貶值,500裡弗爾的面值只抵得上100裡弗爾的實際價值,因此,這樣算下來每一股的利潤竟達到200%。一直熱情高漲的人們無法抵禦如此看好的前景誘惑,勞的保證一發布,至少有30萬人前來申請購買這5萬份新股。
瘋狂的“勞氏股票”(2)
由於不可能滿足所有申請人的需求,公司負責人宣佈新的股票持有人的名單要在幾周後才能敲定。在這段時間內,公眾的焦急心情達到了瘋狂的頂點。公爵、侯爵、伯爵以及他們的夫人們每天都在勞的門口等候幾個小時以探聽結果,最後,等候的人數達到數千人,並充斥於大街。為防止互相推擠,他們搬到了相臨的套間內暫住,以致鄰近房租都以黃金來計算租價,那些房主都變成了富人。甚至遊手好閒的人也都發了財,他們幫助搶購股票的人擠到辦公桌旁邊去。在整個國家金色夢想的誘惑下,新的申請人源源不斷。最後,公司認為可以再發行30萬新股,每股5000裡弗爾;這樣的話,攝政王就可以利用公眾普遍的熱情還清所有的國債。陷入一片狂熱的全國公眾早就忘記了什麼叫風險,對他們來說,即使三倍這樣數額的金錢也在所不惜。
此時,勞這位新財神成了國內最重要的人物。無論是貴族、法官還是主教們都湧進他的辦公室;陸軍、海軍的將領,地位尊貴的女士們,以及每個世襲有爵位或身居要職、認為自己有優先購股權的人都坐在勞的會客室,乞求賣給他們印度公司的股票。但是此時的勞實在是太繁忙了,以至於申請者們不得不絞盡腦汁,想出各種策略以接近他。
有一位努力幾天仍不能如願的女士,放棄了在勞家裡訪問勞的希望。她命令自己的車伕,當她外出時,他必須仔細觀察,如果看到勞走過來就讓馬車撞到燈柱上,把她摔下。這位女士在城中一連轉了三天,心中一再祈求上帝賜給她被摔下的機會。第三天快結束時,她終於看到了勞。她馬上對車伕大聲叫道:“快讓馬車翻倒!以上帝的名義!”車伕駕車向柱子撞去,這位女士尖叫著,車子翻了。看到這場事故的勞當然跑到出事地點救助,狡猾的女士向勞道歉之後坦白了自己的計謀。勞微笑著記下了女士的名字,並允許她買一定數量的股票。
另一個故事講的是布莎夫人。她得知勞在某個飯店吃飯後,就驅車前往,謊稱飯店已經失火,於是人們立即離開飯桌向外逃命。當所有的人往外跑時,勞卻發現有一位女士急匆匆向他走來,他覺察到其中必定有詐,就向另外一個方向跑了,布莎夫人的狡計最終沒能得逞。不是所有聰明人都能成功的,何況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對布莎夫人來說並不算壞事。
此時的勞已處於財富的巔峰,法國人也在迅速地接近痴迷的頂點……
實際上,當時英國與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都經營得比較成功,所以人們認為只要公司每年派遣更多的貿易船隻去東印度,加上路易斯安那的殖民開發,那麼每年都可能得到250%的股息。在這樣的心理預期下,股票價格一時猛漲。以後,勞又發行了幾次股票,到1720年共發行了3億裡弗爾的60萬張股票。由於新股票的不斷髮行,舊股票的行市就不免稍稍跌落一些。1719年6月20日勞頒佈新規定,要呈示四張舊股票才能購買一張新股票,由是被人們稱為“母股”的舊股票又回漲起來。人們為了得到一張“女兒股”,必須持有四張“母股”。1719年7月27日發行“孫女股”即第三代的股票萬張,票面價值500裡弗爾,認購時已提高到1000裡弗爾。要購買一張“孫女股”,必須呈示四張“母股”和一張“女兒股”。
瘋狂的“勞氏股票”(3)
這樣一來,瘋狂的投機,即搶購股票的風潮,就掀動起來了。大家再也不問股票的實際價格如何,就是說,不是希望將來分到紅利,也不是希冀密西西比的實際財富,每個人都只想趁著行市高漲,賺取價格的差額而致富。當約翰·勞的公司為包收捐稅和籌集12億裡弗爾政府借款而發行第四代股票,即“曾孫女股”時,500裡弗爾一張的股票竟達到5000裡弗爾;這種股票,人人都可認購。現在只要稍有一點積蓄的人,都來參加股票投機了。人們的熱情被再次點燃,他們不分晝夜地聚集到公司的辦公處前,不怕飢,不怕渴,也不怕層出不窮的危險,甚至斷肢折臂也不顧惜,拼命擠在那裡,等待認購時刻的到來。
在三個星期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