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了南開學校,懷玉在學生會里負點責的,她隔三岔五的參加抗日遊行,講演、貼標語,發傳單,家裡常常見不著他的影兒。為這,我們掌櫃的可是整天揪著半個心。等大年、小年都過去了,掌櫃的找了一個生意清閒的日子,特意提早關了鋪面的門,叫來懷玉說話,不成想,話不投機,爺兒倆競吵起來了。
其實,那天一開始掌櫃的嗓門還是揉著的,他知道懷玉的性子,猛的說重了怕她聽不進去,所以就把話兒說的曲裡拐彎,他先是把懷玉叫到前面櫃上,讓我把前一陣從溥儀皇上那兒收進來的玉器古董從保險箱裡搬出來,一件一件的給懷玉看,自然而然的就把話題引到玉的品性上。
他問懷玉:“懷玉,你們姐幾個,就你打小跟玉有緣,你也是最喜好玉的。老祖宗在《禮記》裡邊說過一句話,叫:君子於玉比德焉,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嗎?”
懷玉並不知道掌櫃的心思,一邊打量手裡的一片薄薄的宋朝玉蟬一邊應答掌櫃的:“就是說作正人君子的,就得拿玉來表示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呀。”
掌櫃的點頭,又問懷玉:“你說說看,這玉的品德最要緊的是什麼呢?”
懷玉張嘴就說:“這老話裡早就有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掌櫃搖頭嘆氣:“你們孩子家是隻知其表,不知其裡啊。”
懷玉本來就是個愛較真的人,她問掌櫃的:“爹,那您說是什麼?”
掌櫃的說:“不是我說,老祖宗早說過,孔老夫子專門論過玉的,他說好玉呀,就含著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種德行,十一種呀!你說的只是玉性的鋼脆,倒是沒錯,可孔老夫子說這玉最要緊的還是這兩個字,一個溫,一個潤,用他的話就是‘溫潤而澤’,明白什麼意思嗎?”
《玉碎》第四章(2)
掌櫃的還把溫和潤這兩個字寫在紙上給懷玉瞧,他說:“嘛叫溫?嘛叫潤?這兩字擱在一起又是嘛意思?你明白嗎?”
懷玉琢磨了會兒:“這就是個和和氣氣的意思吧?”
掌櫃搖頭:“不盡然吧?按孔老夫子的意思,這兩字就是做人要有平和之心,處事時時要有個分寸,絕不說過頭的話,不辦過頭的事,遇到多大的麻煩,都能沉沉穩穩,踏踏實實,玉這玩藝兒為什麼千年不壞,萬年不爛?就是因為這個!也正因為如此,咱們中國人才特別喜歡玉,才把玉當寶貝似的帶在身上,藏在家裡。”
懷玉是個機靈孩子,很快就明白了掌櫃的心思,她問掌櫃的:“爸,自家的事可以平平和和,沉沉穩穩,可是跟日本鬼子也能平平和和,沉沉穩穩嗎?”
掌櫃的一楞:“懷玉,日本人是什麼變的我心裡有數,可他們現在不是還沒招惹咱們嗎?咱們也犯不上招惹他們呀。”
懷玉眼睛瞪園了:“還沒招惹咱們?‘甲午條約’他們霸佔了咱們中國的臺灣,‘二十一條’他們又霸佔了咱們的山東,民國十七年,他們在濟南殺了咱們六千多中國人,還沒招惹咱們?!再這麼下去,咱們中國人就要被他們趕盡殺絕了!”
掌櫃的說:“閨女呀,你愛國沒有錯,爸也恨日本人,可是咱們當老百姓的有什麼招呢?連政府都怕日本人,張學良親爹叫日本人炸死了,他也不敢惹日本人,為什麼?人家日本人飛機大炮比咱們中國人厲害呀,當兵的都打不過人家,你們當學生的強出頭有什麼用?”
懷玉說:“爸,正因為政府是個軟骨頭的政府,我們當學生的才要站出來抗日救國呀,再不抗日救國,咱們中國就要亡國了!咱們中國人就要當亡國奴啦呀!”
我一看這陣勢,也不好再呆在屋裡了,裝著提壺到廚房續水溜出了屋,等我拎著水回來,就聽見屋裡爺兒倆的說話的聲音已是越來越大了,到末了,掌櫃的已經喊起來了:“你愛國,你抗日,你倒是痛快了,得罪了政府,得罪了日本人,這一家老小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懷玉也喊:“日本鬼子把刀都架在咱們脖子上了,就是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掌櫃的說:“刀架在脖子上了只要是沒割出血來,咱也得忍著!”
懷玉說:“刀架在脖子上了還忍著,說不準哪一天人家就把咱們的腦袋砍下來了呢!”
掌櫃忍著火:“懷玉呀,咱們這點家業是幾輩子攢下來的,都是血汗錢呀!這兵荒馬亂的,你爸為了保住這家業,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呀!咱們是小買賣人家,躲災還躲不及呢,你還要去招禍去?!”
懷玉喊:“爸,您糊塗啊!您怎麼就不明白國破家亡這個理兒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