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聖女到了有熊族後便來接你們,或是到時候讓‘青雲劍宗’的人送你們前去會合,那豈不是更好?”
燕瓊顯然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但卻不敢違拗軒轅的決定,褒弱顯然對軒蛙的決定有些生氣,不由道:“我又不需要你照顧,我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不就是打不過你嗎?但你也別小看了我們女人的力量!”
葉皇終於出聲道:“阿軒並不是小看女人的力量,而是說的是實話,如果你們想讓阿軒縛手縛腳的話,那我們就一同去吧!”
褒弱和燕瓊真的不再言語,連葉皇也不幫她們,那她們只好不語了。
軒轅有些不忍地將兩人摟得緊了些,柔聲道:“我知道你們的心思,但這並不只是關係到我個人的使命,如果只與我自已有關,我何不帶著你們一起遠行?只是我還必須對聖女他們負責,更不能在途中出現半點差錯,所以我才決定將你們留下,多則一年,少則半載,我一定會來接你們!我已經與青雲前輩講好了,他願意收你們做弟子!”
“啊……”褒弱和燕瓊聽到軒轅這句話,著實吃了一驚。要知道,在“青雲劍宗”之中,能夠得到青雲親傳武功的人便只有幾大長老,其他的人根本就沒有這個榮幸,而青雲的武功之高實是褒弱和燕瓊所向往的,如果能跟青雲學劍,那將來定可以助上軒轅一臂之力。雖是短暫的分別,可意義卻似乎極為重大。
葉皇深明青雲的劍道之精,實已經達到絕頂之境,天下間能勝過他的人大概並不多,卻沒想到青雲對軒轅竟會如此眷顧,連這個要求都已答應。不過,這是一件好事,那是不容置疑的,這樣一來,一年後,軒轅就會又多出兩位得力助手。
※※※
軒轅和葉皇極為隱密地離開了共工集,知道的只有“青雲劍宗”的幾個高層人物。
兩人所乘之物乃一張小木筏,所備之物,除了大弓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一些利於野外生存的物品,如特產於共工集的天麻繩,這是以一種奇草煮爛後晾乾再搓成的繩子,繩子之堅韌和結實絕不下於牛筋,而軒轅的小木筏便是以這種繩子紮結而成的,繩子絕不會在水中腐爛,亦能夠抗拒水底岩石的擦刮,這種筏子的質量絕對沒有問題。
第三卷第十六章群狼困猿
軒轅與葉皇每人都準備了三筒箭,包括獵刀、獸夾、長鉤之類的必備之物,這一切都是配備極為精良的獵人所擁有的東西,也是“青雲劍宗”為軒轅特意準備的。
黃河之中飄流的感覺很刺激,軒轅和葉皇尚是第一次嘗試這種感覺,若非小木筏之上專門設了供扶手的短木柱,只怕他們也會被拋起來。筏子長兩丈,寬一丈五。
兩人之所以選擇小木筏,是因為便於操控,輕巧靈便。筏身的造型極佳,雖不大,但對於葉皇和軒轅兩人來說,活動範圍也夠大的了。同時,小木筏更顯得刺激,由於體小質輕,經常給拋了起來,讓兩人大叫過癮,如果是大木筏的話,就不可能體會到這種感覺了。
對於這洶湧的河水,軒轅沒有半點畏怯,反而更有迴歸大自然之感,顯得無比輕鬆和愜意,揮舞著手中的竹篙,左揮右點,在一塊塊突出的礁石邊疾飄而過,兩岸的樹木飛速後滑,流水聲、鳥鳴聲、猿啼虎嘯聲,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怪聲雜亂無章,卻又似乎有序可循,使得軒轅和葉皇心神大暢。兩人輪流操縱小木筏,以他們的武功和眼力,這是極為輕易之事。
筏行四日,軒轅與葉皇皆是晝行夜歇,到了天黑之際,便將小木筏靠岸,在林間射獵為食,白天在筏上則只吃一些乾糧,並非兩人晚上不想行路,而是不能行。河水雖然已經緩和了很多,河道寬闊且沒有對小木筏造成威脅的礁石,但軒轅並不只是為了趕路,而是為了找尋聖女諸人的下落。如果連夜趕路,只怕會錯過聖女諸人,那豈非得不償失?
這天,軒轅終於發現了聖女諸人在河邊所留下的記號,但這卻是兩山相夾的狹谷之間,這是一種僅有軒轅和葉皇才知道的記號,對於外人來說,似乎是一堆毫無意義的亂石,更不引人注目,若非有心,定會錯過。
是夜,軒轅和葉皇將空筏拉上岸,藏於灌木叢之間,便開始了尋找聖女的行動,而此地已經接近九黎之地,若再向東北方向飄流兩日,便可流入渤海之中。
※※※
山林空寂,軒轅和葉皇的心頭卻蒙上了一層陰影,順著聖女諸人留下的記號,終於找到了她們紮營之處。
不,不能說是紮營之處,只能說這裡有紮營的痕跡,卻並沒有任何東西留下,也許有,那便是一片零亂的打鬥痕跡。只要是稍有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