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1/4 頁)
千餘里,不可能調集大量人手前來熊城對付他,但他卻可以隨時召來大批好手,甚至是幾旅勁騎。因此,與伏朗相拼,軒轅絕對佔著優勢。不過,軒轅自不會傻得與伏朗交手,那樣的話,只會讓蒙絡或創世大祭司得利。
“路上不宜談話,我看還是先回到城中再說吧。”鳳妮打斷兩人的話道。
軒轅輕輕一笑,策馬與鳳妮並行,似乎根本就不去注意伏朗那嫉妒得快要發狂的目光,眾有僑戰士與少典戰士一聲歡呼,緊隨軒轅和鳳妮之後,甚至差點將伏朗擠到一邊涼快去了。伏羲氏的高手人人色變,伏朗甚至預感到自己的危機已經逼近了,而這種危機則來自於軒轅。
是的,鳳妮對軒轅的態度似乎極為親密,竟與軒轅並肩而馳也毫不為意,而這可是伏朗昔日所享受的待遇,卻橫裡殺出一個軒轅來。當日他對軒轅所產生的感覺並沒有錯,軒轅確確實實是他的勁敵,只是在九黎沒有殺軒轅這確實是失策,而他也失去了擊殺軒轅的最好時機。
任何人慾對付此刻的軒轅,都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這是絕對不用置疑的。但伏朗絕不會甘心,這點軒轅自也是心知肚明。
得知軒轅與有僑戰士及少典戰士的到來,龍歌和六大長老也齊齊迎出城外。
在熊城之中,六太長老仍是代表著太陽的支持者,雖然長老中也有人傾向蒙絡和創世大祭司,但卻不會公開表示。在平時的許多事情上,他們仍會擺出一種超然的姿態。
有僑族和少典族乃是有熊兩個失散外遷的支系,今日重返熊城,可謂是認祖歸宗。雖然其實力並不強大,但其意義卻是不可小看。何況少典氏的人丁也極旺,有千餘眾。當然,此次迴歸熊城的只是精銳的少數人。同時,這群人也算是護送龍歌返往熊城的功臣,受到熱烈歡迎自是難免。不過,蒙絡與創世大祭司似乎並沒有對他們怎麼在意,更不會親自來迎接。
事實上,以蒙絡和創世大祭司的身分,怎會親迎這些後生小輩?何況蒙絡本就是一個極為傲慢之人。
熊城確是一座極為雄偉的大城,依山而建,但卻幾平將整座山都包括在其中。並利用天然成形的巖壁為牆,峽谷為開闊的城門。另有幾面加以人工修砌而成的高牆堅壁,比之癸城至少要大三四倍。
熊城之外是一片沃野,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村落,還有幾條河流,河水的源頭似是在熊城之內。
熊城其實更像是一座聖山,成為方圓數百里沃野平原上的權力中心,有種高高在上的皇權象徵。
居住於熊城之人皆為有熊貴族及戰士,也有居於熊城的百姓,但並不是很多。熊城雖大,但居所並不是很多,主要的戰士都集中在熊城周圍十數里的八大寨口之中,也算是熊城的對外防線了。
當然,若有人想進攻熊城,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便得經過十大聯城的防線,然後必須破八寨,這才能夠正面與熊城大戰。但以這種強大的堅城,只要城中糧草儲備充足的話,自外向內攻確是難比登天。而若欲斷熊城之中的水源,也是枉想,因為這幾條河流的源頭便在熊城內的熊山上,自是不可能自外斷其水源。
熊城之中的糧食卻必須自外運進城中,那便是來自城外的一片沃土,還有在有熊族周圍相依附的小部落。至於十大聯城,則皆為自給自足,他們擁有自己的領土,擁有自己的管轄權,但在重要的時候卻必須聽從熊城的吩咐安排。
以有熊族的實力本可以向南或向東北方向擴充自己的勢力,但是偏偏遇上兩大宿敵,鬼方與東夷,熊城夾在兩大勢力之間以至於無法發展。
鬼方聯盟了北方諸族,東夷聯盟了東南諸族,而後以海為邊向北部擴充套件,這樣便等於將有熊東、南、北三面給封死了。有熊族能夠突破的只有西面,但西面過去,又有太行山脈相阻,這大概也是有熊族的痛苦。
由於地勢所限,加之鬼方和東夷皆對有熊這塊沃土虎視眈眈,使得有熊族終年陷入一種戰爭的狀態。
是以,人丁絕難興旺,孤兒寡婦也極多,也便再無力西進。何況西面的陶唐氏也極為強大,能夠與陶唐氏修好已算是有熊之幸了。不過,有熊本部仍有數萬子民,可戰之兵也在萬餘眾,其強大是不可否認的。若非東夷和鬼方都組成了強大的聯盟,即使強若九黎族、葷育部也不能獨抗有熊之實力,但鬼方十部聯盟,再征服了一干寄於北方的小部落後,其戰士也是以萬相計,足以與有熊相抗衡,何況有熊族兵員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女子。
東夷的地源最廣,幾可與南方的三苗相比,其地也多為沃土。是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