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對於十三天這個數字來說,這樣的成果可以用奇蹟來形容!
混亂老宅完美進化成了舒適豪宅。
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前後的房子是一戶人家。
鏡頭裡,老王和老劉臉上的笑容幾乎都已經溢了出來。
“桐兒,怎麼樣,還有需要改動的地方嗎?”
老王掏出手機撥通了珙桐的電話,按耐著喜悅問道。
“可以。”
除去院子的瑕疵,其它部分都達到了計劃,珙桐輕聲應道。
“別忘了讓工人最後去一遍甲醛。”
珙桐頓了頓,又囑託一句。
他的聲音透過攝像機傳到了呂兒,家居團隊的耳中。
話音剛落下,老王、老劉,滬上的呂兒一眾紛紛歡撥出聲!
在此之前,施工期間他們生怕夏女士一家突然趕回,可現在,所有人只盼著夏女士、夏母、夏父能快些回來。
快些看看,這為他們做的驚喜!
沒人注意到,馮京墨走到角落,悄悄打了個電話。
一輛不知運載了什麼的貨車當即從滬上再一次出發駛向了青島。
當天傍晚,滬上呂兒和家居團隊,青島老王、老劉和施工團隊紛紛下館子,喝了個宿醉!
而在板萬村的珙桐細細琢磨許久,仍想不出缺失的部分,有一種當局者迷的茫然。
索性不想,放下糾結,又向村子裡走去。
和半夏一起,兩人來到了村子裡老人們聊天曬太陽的地方。
也不嫌棄,在一根木頭上互相挨著就那麼坐了下去。
這些老人都上了年歲,腦海中有布依族最傳統的歲月。
他們中有幾個大爺見到珙桐和半夏到來,還特地從家裡拿出了古樂器,即興為兩人表演了幾段布依戲和八音坐唱。。。
臨末,大爺感慨,這手藝現在都沒人願學了,早晚要消失在歲月下。
“謝謝大爺,您的手藝沒的說,屬這個的!”
珙桐比出了個大拇指,露出白齒,大聲道:“您就放心吧,將來一定有的是人學。”
“到時候,咱們收學費,不給錢,不教!”
老人們不信,連連擺手。
珙桐也不多做解釋,只深深忘了一眼那些老的物件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跟著帶著半夏去其它地方繼續溜達。
老人們繼續在陽光下,默默的感悟著時光的流逝。
離開後,珙桐和半夏又來到了一處老吊腳樓。
這戶人家非常貧窮,在整個板萬村都屬於貧困戶。
與其他戶人家相比,這戶人家亦是非常傳統,祖祖輩輩都在傳承、堅持著老祖宗們的傳統,是板萬村的釀酒人。
男主人非常熱情的招待了珙桐和半夏,為兩人端上了自釀的布依酒。
半夏只小抿了一口,臉帶就透出了紅潤。
珙桐緩緩喝著,品嚐著酒中的醇厚,與古老的技藝。
“大叔,現在村裡就您一戶人家還在釀這個酒嗎?”
“是的,都沒人要喝了。”
“那您為什麼還要堅持下去?”
“這是祖宗傳下來的,不能到我這代就消失了!”
“那您以後會讓您的孩子繼續釀酒嗎?”
對話到這裡,戛然而止。
釀酒人沉默了,他可以受苦,卻不願孩子繼續這沒有希望的事業。
“大叔,謝謝您的招待!”
喝完酒,又在樓裡四處有意、無意的看了看,珙桐向秉承著傳統手藝的男主人告別。
拄著門邊望著兩個年輕人離去的釀酒人不曾想到,這兩碗的酒給他的人生,給他孩子的人生帶來了何種的改變。
珙桐和半夏的身影早已不見,可釀酒人卻還在望著,有些出神,許久後長嘆一口氣,進入了屋裡。
第七十八章 夏女士一家的歸來
家是一種歸宿,是心靈停泊的港灣。
它絕不單單指一個能吃飯,能睡覺的住所。
對旅人來說,旅行歸來,最想要做的應該就是躺在床上好好的伸上那麼個懶腰。
夏母本想著這樣,可驚喜卻來的太突然。
一行人下了火車,打了輛計程車,回家的路上夏女士不忘給節目組發了條資訊,內容是大約多少分鐘後能到家。
在剩下二十分鐘時,工作人員最後測了一遍房間內的空氣質量,得到結果是優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