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人選(第2/2 頁)
,咱們去教室!”
“好嘞,謝謝老師!”被程老師牽著,寶兒再次蹦蹦跳跳走進校園。
“這小傢伙……”
將臉上的口水擦乾,看著寶兒的動作,梁冬忍不住搖了搖頭,心中滿是欣慰。
為什麼成為父母之後會有所不同?也許正是在這一次次教育之中,即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自己。
感慨中,他駕駛著車子離開幼兒園。他並沒有在直接趕去機場,在離開之前,他還有一件事情要處理。
昨天齊楚跟他提起推薦人選之後,他回去好好思考了一番,結合關係親近,唱歌,人氣等等方面,最終有了結果。
選擇向節目組推薦哪位歌手,事情還真沒有那麼簡單,方方面面考慮的事情太多。
首先不能默默無聞,像黃珊珊那種情況很難再次出現。她為什麼能夠登上舞臺?其實還是節目組的不自信。
節目創辦初期,節目組不知道觀眾會不會喜歡。觀眾喜歡節目,什麼都不用多說,只要好好打造節目就行。萬一觀眾不喜歡競演模式呢?第一季所有歌手都是炮灰。
這一點從選擇歌手就已經能表現出來,從齊楚這種大前輩,雨水這種一線人氣組合,梁冬是過氣偶像歌手,黃冠忠則是殿堂級樂隊,超越樂隊的成員之一。沙永亮同樣是過氣實力歌手,尚紋潔是選秀歌手,黃珊珊,一直沒有出名的實力唱將。
七組歌手,幾乎代表著整個娛樂圈中歌手的所有型別。萬一節目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為了自己也好,節目效益也罷,節目組會做最後一件事情。
各種炒作。
從齊楚開始,到黃珊珊,每個人都有炒作點,利用這一次次炒作拉動節目的討論量。討論量上來之後,才能對投資商,對上面領導有所交代。
於是,節目上才出現了黃珊珊的身影。
現在呢?節目已經紅透半邊天,節目組不需要為觀眾妥協,相反,觀眾跟歌手需要適應觀眾模式。
這一點很明顯,節目最初錄製之時,觀眾只需要接一個電話就行,時長不會超過五分鐘。就算是進入演播廳,也不過一次檢查而已。
節目收視率突破2之後呢?節目組增加了三組驗證機制。從身份到行李掃描,不少觀眾打趣,參加《我是歌手》比登記還要繁瑣。
這是觀眾對節目組的妥協,歌手也是如此。不少被退出的歌手難道沒有怨言?
不可能,只是他們還需要登上節目組揚名,哪怕心裡有苦也不能說,還要配合節目組宣傳,期待第二季可以獲得機會。
梁冬要是推一位默默無名之輩登上舞臺,那不是在幫他,反而是害他。不管是觀眾還是歌手,都會對他提出質疑。
名氣要有,輩分也要足夠。理由差不多,需要堵住同行的嘴。
最後,唱功一定要了得,否則,別說觀眾不認可,就算是節目組也不會認同。
人氣可有可無,但是一定要有輩分,有地位,還得有唱功,全都符合條件的歌手很少。尤其是梁冬身邊,這也的人更少。考慮半天,他想到自己的多年好友,曾經的搖滾唱將:周海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