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對不住恩情(第1/2 頁)
但凡會議,總歸有某個目的,中心思想也好,核心主題也罷,內容肯定跟會議參與者有關。否則不會有人坐在一起閒談,都是成年人,有那閒功夫還不如撈點好處,或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臨時會議也是如此,肯定有人帶著某種目的而來,並且他們很難獨立實現目的,於是才想藉助眾人之力,利用所謂民主實現野心。至於誰有野心,從常立萍的發言就可看出一二。
常立萍當然有目的,她的目的很簡單,不希望其他人插手國際鋼琴比賽,繼續將鋼琴比賽拉入到鋼琴系的控制,其實也就是她的控制之中。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國際鋼琴比賽雖然級別很高,依舊是專業人士的比拼,整個中央音樂學院論專業性無人可超鋼琴系,一切按照鋼琴系的標準進行沒有問題,為什麼常立萍還要野心勃勃的搶奪話語權?
有趣的事情就在於此,整個學院兩名獲得決賽資格的學生,其中一位是鋼琴系學生,而另外一位卻不屬於鋼琴系,反而是另外一個大系的學生。另外一位參賽者就是來自於音樂系學生,劉鋒。
劉鋒能夠從眾多參與者殺出重圍,以非專業學生登頂,可以說創造了屬於非專業學生的奇蹟,以至於他近期名氣大增,隱隱被譽為音樂學院年輕一代鋼琴天賦第一人。
以非專業學生的身份力壓一群專業學生,還不能說明他的天賦嗎?
當然,這些說法也讓劉鋒被很多人敵視,尤其是鋼琴系學生,最近經常出面挑釁,讓他煩不勝煩。
不說劉鋒遇到的小問題,他的晉級卻在學院中掀起了不小波瀾。
鋼琴系主任常立萍最先感到危機,一群精心培養的專業生拼不過非專業學生,只能證明整個系的教育工作出現問題,上級會懷疑她的領導能力,進一步考慮將她調到其他崗位。
這只是其一,更重要一點,有人會出面搶走本屬於鋼琴系的功勞。
音樂學院在國際鋼琴賽上獲得重大突破,功勞怎麼著也應該屬於鋼琴系,無緣無故被人分攤出去,她的臉面也不好看。
但是在張伯牙看來,事情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甭管是鋼琴比賽也好,歌唱比賽也罷,音樂系學生成功入圍決賽,音樂系是不是也應該有話語權,最起碼也要協商一下。無聲無息之中,鋼琴系想要搶走全部功勞,他不可能答應。
並且他知道鋼琴比賽成績突破的真正原因,如果沒有劉鋒,沒有《致愛麗絲》,鋼琴比賽想奪走兩位決賽資格,壓根就是做夢。明明是音樂系的功勞,鋼琴系卻想獨吞,就算他沒有看法,其他音樂學師生也會不舒服。
張伯牙不喜歡爭名奪利,如果有機會,他更希望將一切放在音樂上。只是他已經坐在位置上,他就算不爭也必須要爭。
鋼琴比賽演變成鋼琴系與音樂系兩個大系之間的明爭暗鬥,校領導其實也感到頭疼,只是他們不方便偏向任何一方,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雙方和平解決,這才出現本次臨時會議。
“陳林老師在比賽中付出頗多心血,這一點沒人否認。只是本屆參賽選手有些不同,除了鋼琴系學生之外還有音樂系學生,音樂系跟鋼琴系的教學氛圍完全不同,讓陳林老師擔任比賽領隊,多少有些考慮不周!”張伯牙也不客氣,在常立萍說完之後,老神在在道。
面對反駁,常立萍也不惱,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像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張主任此言差矣,國際鋼琴賽是世界範圍內最高等級的青年鋼琴比賽,每一位參賽者都是年輕一輩的翹楚,他們達到各自年紀可以做到的巔峰,就算跟很多長輩們相比也不遑多少。都是高手,選手之間的比拼除了鋼琴技巧之外,更多的還是經驗、心態、適應力之爭,誰能拿出十二分實力,誰就能取勝。在這方面,我們鋼琴系老師有足夠的比賽經驗,知道如何指導選手,更知道如何調動選手的積極性。隔行如隔山,張主任這點道理應該明白!”
不得不說,常立萍確實不容小覷,言談中不存在絲毫煙火氣息,卻將張伯牙逼入絕境。她不去質疑張伯牙的音樂素養,也不攻擊張伯牙的野心,只是強調一句話。專業比賽自然要專業人士參與,非專業人士請繞道。
至於她說的對不對?十分正確。
國際鋼琴賽是全球年青一代最頂尖的鋼琴比賽,選手之間比拼的除了技巧之外,更多的還是經驗、心態跟適應力,這一點專業人士比非專業人士有話語權。
畢竟是張伯牙,他不可能被輕易打倒,他如果沒有把握,也不可能參加臨時會議。
他輕輕靠在椅背上,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