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事情才剛剛開始(第1/2 頁)
“爸爸!”
傍晚十分,房門從外面推開,一道小小身影闖入房間,看到梁冬瞬間,小傢伙露出甜甜的微笑,俏生生喊道。
“哈哈……”
看著小傢伙甜美的笑容,梁冬也不自覺掛起微笑。
“怎麼樣,在學校玩的開不開心?”
快步走到換鞋子的小傢伙面前,撫摸著她的小腦袋,問道。
“嗯……”
小傢伙點了點頭,正想向梁冬訴說今天發生的有趣事情,還沒等她說話,林洛詩的身影讓小傢伙微微一愣,笑容頓時消失,露出可憐兮兮的表情。
“不開心,寶兒今天過得可難受了!”
小傢伙前一秒還在微笑,下一秒就變成小怨婦,誰不知道她在打什麼鬼主意。還沒等小傢伙發揮,林洛詩語氣平淡的接了一句。
“有人一直強調自己長大了,既然成為大人,就算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要自己承受,怎麼能隨便說給別人聽呢!”
知女莫若母,林洛詩知道自己古靈精怪的女兒想要什麼。只是她暫時還沒有考慮好要不要答應,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小傢伙養成鬧一鬧就能得到想要東西的習慣。
她是小傢伙的母親,她可以容忍小傢伙各種壞脾氣。然而社會不可能偏向於某個人,任性對於小傢伙的成長沒有好處。相比較吵鬧,她更希望小傢伙學會堅持,用努力換取想要的一切。
這也是梁冬沒有正面反駁林洛詩的原因,他有他的教育習慣,林洛詩也有屬於自己的培養風格。如果他們都沒有默契,就不可能正常教育小傢伙。
寶兒還小,暫時不能理解父母用心良苦,她只會用自己的邏輯進行反駁。
“爸爸又不是外人,老師說我們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跟爸爸說!”小傢伙理直氣壯的說道,在五六歲孩子眼中,父母自然就是超人,他們可以解決一切麻煩。
林洛詩低下頭看了小傢伙一眼,並沒有繼續反駁小傢伙。教育孩子必要條件是什麼?必須讓孩子相信父母,尊重父母。
如果孩子不再感覺父母是權威,發現父母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他們就會反抗父母。為什麼孩子在十三四歲的時候有一個叛逆期?
主要還是在於孩子進入少年期之後,接觸到的人更多,開始認知世界。經過比較之後,他們開始發現父母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父母做不到的事情有很多。
父母從超人變成普通人,這種落差讓孩子感到了不安,也有孩子認為受到欺騙。無論如何,他們開始輕視父母給出的建議,蹣跚著用自己的手段解決事情。
當他們開始融入世界,接觸到的人越多,學習程度越深之後,他們才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才能體會身為普通人父母的偉大,孩子們才會再次尊重父母。從尊重到不滿,從不滿到理解再到尊重,整個階段可以用一個特殊的詞語概括:成長。
寶兒還太小,五歲的小傢伙只能算是剛剛睜開眼睛瞭解全世界。他們能夠獲取的途徑只有老師跟父母,再加上父母的不可替代性,當父母在孩子心中留下負面影響之後,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夫妻雙方在孩子面前為對方保持尊嚴,這其實也是教育方式。
“你自然可以跟爸爸說,不過現在是吃飯時間,爸爸給咱們準備了一桌食物,你是準備吃完再說?還是說完在吃?”林洛詩隨意道。
梁冬跟林洛詩的感情很少有什麼海誓山盟,也沒有太多浪漫場景,可是兩人卻從來沒覺得他們之間的感情單調,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默契。
好比做飯問題,兩人結婚之後,最初林洛詩不會做飯,梁冬每次煮飯之後,她都會將房間收拾的一塵不染,不會一人忙碌另外一個人坐著不動。
後來她又專門學習煮飯,兩人開始平攤煮飯工作。即便沒有明說,兩人依然保持著誰先回家,誰先起床誰煮飯的傳統。
梁冬突然爆紅之後,這種默契也沒有改變。林洛詩儘量早起煮早飯,梁冬就會留在家裡將午飯、晚飯做好。如果他有空,就會提前給林洛詩打電話,讓她留在單位吃飯。
這些事情或許沒有海誓山盟甜蜜,卻表現出兩人對待婚姻的認真以及幸福感。當激情退卻之後,浪漫不再是保持愛情的唯一方式,生活在無處不在的默契感才是幸福來源。
無疑,林洛詩的問題正中小傢伙命門。嗅著空氣中的清香,小傢伙滿臉猶豫。
是先讓爸爸說服媽媽好呢?還是先吃飯好呢?
不過三秒鐘,小傢伙就有了答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