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鶯娘請求一事,曾被一八卦小報登出來。世人也有信的,也有不信的,搞得沸沸揚揚。因此待鶯娘成行之後,盧鴻才由報上知道此事,不由大嘆燈下黑,因此還很是得了鄭柔幾個溫柔的白眼。
待鶯娘來到范陽時,幾乎全城百姓均出城相迎。待出迎時才發現,來的人也是多得嚇人。戲班子雖然人並不多,但跟隨而來的各報坊採訪與撰稿人不在少數,當然更多的,則是數不清的隨隊同行的戲迷們。
按照華夏傳統習俗,過年之時一般不大出門。但這次范陽地方外來人流卻將各大客棧擠得滿滿的。好在范陽地方這幾年來經濟發展極為速度,外來客商人流本多,因此接待能力還算勉強應付得過去。實在有那找不到客棧的,便只好尋找民居,相求借宿。
盧鴻也在出迎人群之中,他的朋友如祖述、褚行毅等也都隨隊同來。只是臨時才知道,高陽公主居然也在其中。一時將范陽郡守忙得暈頭轉向,趕緊準備收拾,迎接公主。
高陽公主出行之事,對外並未透露,因此也怨不得郡守。只是之前未作安排,待接到訊息已經晚了,哪裡去安置這位姑奶奶?
高陽公主對此倒不太在意,淡淡地對郡守說道:“本宮此次出行,本是臨時動意,也怪不得地方接待不周。范陽乃盧鴻司業族地,便停鑾盧府罷。只是此行並非公務,地方官員都無須接見了。”
郡守聽了,忙不迭地應是,更著人去請盧祖安來安排接駕事宜。一邊的盧鴻聽了,心中不由暗暗叫苦。
第二十八章 驛路郵程
不管願意不願意,高陽公主發了話,車駕便向盧府而來。盧祖安等也得知了訊息,忙著準備,迎接高陽公主一行。
好在高陽公主吩咐下來,一切從簡,經過一個比較簡短的儀式後,高陽公主便安頓下來。看著對面的盧鴻愁眉苦臉的樣子,高陽公主也不由笑了。
“怎麼了?嫌我搗亂了是不是?”高陽公主在長安時和盧鴻說話也隨便慣了,這次到了盧鴻家中,更是保持了出言無忌的本色。
“為臣哪敢。公主大駕光臨,草廬當是蓬蓽生輝。”盧鴻打著官腔道。
“得了得了,我已經吩咐下去了,不弄那些個虛架子。我也煩這套東西,反正你也知道我的脾氣,就不用太在意了,不然我也彆扭。”
認識高陽公主以來,盧鴻感覺得到,這位公主倒是個非常直爽的人,敢說敢做,不拘小節。對她這一點,盧鴻倒是頗為認同。
“公主有命,臣也就不嬌情了。只是家父卻定要守著禮法,不是為臣能做得了主的。”盧鴻無奈地道。
雖然盧鴻與高陽公主私誼不錯,但這等大事,盧祖安自然不敢輕忽。不然落在有心人眼裡,一個藐視皇威的帽子扣下來,就能讓他吃不了兜著走了。
“唉,本來就因為心情不太好,想借機出來轉轉,結果到哪都是這般模樣,真是無趣。算了,不和你計較了。倒是尊夫人尚未見過,這次正好認識一下。”
“拙荊少見世面,又言語粗鄙,恐應對失禮…”盧鴻才說了半句,就被高陽公主打斷道:“少來了。尊夫人出身滎陽鄭氏,哪有你說的這般不堪。謙虛也不許瞧不起我們女子。還不快去請來我見見。”
鄭柔來後見過禮,就被高陽公主拉著到身邊坐下。沒幾句話,就把盧鴻轟了出來,說是姐妹私話。不許盧鴻聽。更說道往常盧鴻什麼樣都不肯說實話,這回定要向鄭柔打聽清楚,把盧鴻的老底全都挖出來。
盧鴻這才想起這位高陽公主還是《暗香》的特約編輯,看來此行還未忘記自己的這份兼職。待要提醒鄭柔一聲,又不好當了高陽公主有什麼表示,只得隨她們去了。
女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奇怪,沒兩天高陽公主和鄭柔就已經姐妹相稱。鄭柔帶著高陽公主四處閒轉,把盧鴻的盆景、傢俱都看過了,所收地硯臺藏石翻了一個遍。那各種盆景、木樁、傢俱等雖然外界也有流傳,但不過都是隻略有個形罷了。此番見到盧鴻身邊精製之品。高陽公主也是大開眼界,連道此行非虛。鄭柔案頭的竹節、瓦當與美人捲簾三硯,更是讓高陽公主稱奇不已。聽鄭柔講述過三硯分別為初識、迎娶及遠歸所制之後。更對盧鴻與鄭柔間的情誼感嘆不已。只是說著又觸動高陽公主心事,不由嘆息幾聲,有些鬱郁。
鄭柔大致知道高陽公主嫁的房遺愛的事蹟,此刻見了高陽公主悶悶不樂,也不便直接開解,只能陪她四處閒轉,解解心緒罷了。
又過了數日,鶯娘地范陽首場演出在眾人期盼下拉開了帷幕。為著鶯娘此次演出。范陽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