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不知道為啥,只聽到那喜極而泣,魏叔璣就覺得自己的心裡熨帖極了,彷彿聽到了什麼世界最美妙的聲音似的。嘴角也不由控制的咧開了。貌似幫人的感覺還不錯的哈。
第三十六章 神醫來啦!(上)
初唐美好生活第三十六章神醫來啦!(上)
且不說陳家一家三口從順娘口中得知裴氏他們的打算之後是怎樣千恩萬謝、感恩戴德,就連魏叔璣他們聽到順娘傳來的反饋訊息都暗歎了句僥倖。
那天和裴氏他們分開之後,順娘就找人抬著陳康,領著抱著女兒的慶娘去了醫館。為了替陳家看好他們的女兒,順娘特定領著他們去了一家專精兒科的醫館。到了那邊,坐診的大夫診了脈,半晌才道,還好他們來了醫館,不然以小陳玲的高燒,她也挺不過去了。眾人都覺得後怕不已。
等大夫給小陳玲開了幾副對症的藥,又給陳康看了屁股上的傷勢,順娘就帶著陳家三口回來鄭國公府。還好,鄭國公府別的不多,空地方多的很,找個僻靜一點的地方給他們住下就可以了。
得知順娘已經處置好了陳家三口,魏叔璣就把這件事給拋到腦後了。她想要收留他們,一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二是看中了陳康的經商的能力,想要讓他幫鄭國公府經營一些產業。現在陳康的傷勢還沒好,她也不好就這樣叫他去做事。而且她還有另外一件讓她無比掛心的事情——李二陛下終於著人傳下了口諭,讓神醫孫思邈這個月十五的時候到府裡為鄭國公府診脈,還特地好心的批了魏徵和魏叔玉幾兄弟那天的假期。
自從李二陛下傳下了這個口諭,鄭國公府裡那個激動啊,闔府上下像是要過年了一樣,十分仔細的打掃著府裡的每個角落;府裡的僕從出門的時候碰到別人羨慕的詢問,也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一時間,鄭國公府的風氣大變。
要知道孫思邈是誰啊,人家可是老神仙啊,就連李二陛下都讚譽他道:““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合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他喜歡雲遊四海,多次推辭了做官召請。這會兒誰要是有幸被孫神醫治病了,那還不是藥到病除的事?
魏叔璣那個無語啊,現在即使她是府裡最小的孩子,她也是沒人搭理的。
裴氏正以無比的精力帶著順娘,和管家一起把府裡的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一會兒說去採辦些新鮮的蔬菜,一會又安排著人去幫全府上下縫製新衣服,忙的不亦樂乎。說是怎麼著也不能給人家神醫留下不好的映象啊。只是得知訊息的時候,距離十五根本就沒幾天了,就算是全府會女袖的僕婦們加班加點的工作,也不可能就這麼幾天就把府裡幾個主人的新衣服全部縫製出來。還好,小陳玲吃了藥第二天病情就好了,陳康的傷勢也好了很多,最起碼能起得了身了。慶娘就讓陳康照看女兒,然後毛遂自薦幫著裴氏去做女袖。
其實魏叔璣很想去和裴氏說,他們根本就沒必要那樣。以孫思邈的為人,全府穿上新衣服去迎接他反而會讓他自在,還不如該怎麼就怎麼的,這樣多少眾人也能表現的自然些。不過後來轉念一想,這時代也沒什麼明星,孫思邈不就相當於一個國民明星嗎?裴氏他們的表現跟追星也差不多,即使擱現代,你也不好穿著件平常的衣服去見自己的偶像吧?
自己的老孃不搭理自己,哥哥們白天要去國子監上課,晚上又要預習功課,根本就沒時間陪她。至於自己的老爹魏徵同志,那更是很難見得到面的,通常她起床的時候,人家已經上早朝去了;自己睡下了,人家還在兢兢業業的工作呢。仔細扒拉來扒拉去,全府上下竟是她最閒了。
好吧,沒人陪她玩,那她就自己去找樂子。魏叔璣趁著府裡眾人都在忙活著孫思邈即將到來的事情,悄悄溜到了魏徵的書房裡了。來到初唐這麼久了,她連書的樣子都沒怎麼見過呢,這讓一個從小就喜歡讀書、離了書就活不了的人多難受啊。再說了,很多她想知道的事情前世根本就沒注意過,或許有些問題能夠從書中找到答案呢。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書嗎?魏叔璣好不容易偷溜到魏徵的書房,又好不容易拿到了一本放在書架上的書,等把它放在書桌上開啟了之後,魏叔璣傻眼了。
唐朝統治者皆好楷書,特別是李二陛下更是推崇王羲之的書法,再加上唐朝之前,楷書就慢慢在氏族之間流行起來,使得文人幾乎都善寫楷體。現在魏叔璣拿在手裡的那本書,就是一本用楷體寫就的書。更何況她實在不適應古人寫字時從右往左、從上到下的寫作順序和沒有標點符號。即使她在前世多少有接觸過一些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