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話剛說完,魏叔璣就感覺自己被自家大姐一把拉到懷裡,親熱起來,“沒事,璣兒,娘,您看也怪女兒,自從嫁出去之後,就很少回孃家,弄的璣兒都不記得大姐了。”說著,到後來就完全帶著哭音了。
也許是天生的血緣牽引,被大姐魏叔珍抱在懷裡,魏叔璣的心出其的柔軟起來。伸出小手幫著大姐擦擦不斷落下的眼淚。
裴氏也哽咽了,“兒啊,那哪能怪你啊。你十六歲出嫁,到現在7年了,除了頭一年你還呆在長安城,其他六年都是跟著女婿在任上。只有三年一到女婿回京述職了,才能回孃家看看。你和女婿在外地,娘想看顧也看顧不過來。也怪你爹,當初讓他幫著女婿說情,留在京城當個小官也無所謂,他偏不肯,只累的你和女婿這些年要帶著幾個孩子在外地漂泊。這也不是個常事啊,等晚上娘再跟你爹說說,儘量讓女婿留在長安。咱們孃家也能儘量幫襯到你。”
第五十八章 大姐歸來(中)
大姐魏叔珍抹抹眼淚,搖了搖頭,“娘,爹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要是您說有用的話,六年前就成了。再說了,這些年女兒和孩子他爹在蜀州呆的都蠻好的,看慣了外面的大山大河,再回到這長安城啊,就覺得自己被拘住了一樣。很不舒服啊。所以,女兒和孩子他爹就商量著這次回京述職還是活動活動,派個外官最好了。”
“什麼?女婿還想外派?這可不行。要是你們再出去了,咱們娘兩又得有多年不能相見了,這不是明晃晃的拆散咱們母女倆嗎?這可不行。你要是不肯跟女婿說,那娘來跟女婿說道說道。”一聽這話,裴氏就炸了。“對了,女婿呢?怎麼剛才沒見到他啊?你婆婆呢?女婿想外派,你婆婆就沒意見?”
“夫君去吏部報道了,說是一會兒就過來給爹和娘請安呢。”魏叔珍忙起身拉著裴氏,“娘,您看,您又急了吧。我們一家在外面挺好的,您也算了解您女婿的脾性,要是真在長安城為官,他還不得得罪多少人呢。咱們何必受那份累呢?在外面多好啊,雖然上面還有個婆婆,但她不願意管事,只知道吃齋唸佛,府裡的事情都交給女兒。女兒只用應酬好刺史夫人就好,要是到了長安城,隨便走兩步都得碰到好幾個上級夫人,女兒都得伏小做低,這樣的日子女兒可不想過下去。”隨後又說,“娘,您也知道我婆婆,是個什麼都不爭的性子,自從公爹去世之後,她就什麼都不在意了。身邊又只有夫君這一個兒子,自然是什麼都隨我們的。”
魏叔珍自己都這麼說了,裴氏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一個勁的嘆息。
魏叔璣看一時間屋裡的氣氛很怪異,就故作好奇的轉移話題,“大姐,剛才聽你說你已經有孩子了,那我的小外甥他們呢。”貌似這個大姐好能生的,七年裡生了三子一女。實在令人羨慕的很。
魏叔珍看她那可愛的樣子,想起了自家5歲的大兒子,忍不住想笑,“這些天我們一直都在趕路,你那外甥們都困得很了,現在在客院睡覺呢。估計一會兒你就能見到他們了。”自家的小妹就比自己的大兒子大一歲,怎麼想魏叔珍都樂得不行。
裴氏心裡也有數,見大女兒提到了大外甥,她臉上忍不住了一下。話說當時她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心裡也挺尷尬的,老有種老蚌生珠的感覺。
魏叔璣故作不知裴氏的尷尬,睜大眼睛追問著魏叔珍,“大姐,哇,那這樣說璣兒不是有好幾個外甥嗎?”
魏叔珍摸摸她的腦袋,柔聲介紹道,“是啊,我們家有三個男孩,分別叫薛志仁、薛志義、薛志禮,還有一個外甥女,叫薛燕。另外,你二姐家也有你兩個外甥蕭春蕭夏,兩個外甥女:蕭蘭、蕭芳。哇,娘,我們還真沒注意呢,璣兒才6歲,就成了人家的小姨娘了呢。”
魏叔璣又有問題了,這次大姐是回來了,那那個素未蒙面的二姐呢?據說大姐比較大方活潑、二姐比較溫柔,很有小家碧玉的感覺呢,“娘,大姐回來了,那二姐什麼時候回來啊?”
裴氏沒說什麼,魏叔珍就先回答了,“璣兒別急,前些天大姐和你二姐透過信了,你二姐夫不用回京述職,年假又短,估計到臘月下旬就能回來了。”
魏叔璣噢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了。突然想起了貌似府裡開了“玩偶之家”,但是因為和大姐相距太遠,玩偶又一直供不應求,所以裴氏就做主沒有給兩位姐姐家的孩子送去,說是要留到姐姐家來探親。
想到這兒,魏叔璣就跟裴氏說了一聲,然後去自己的房間找了十來個連她都覺得很萌的玩偶,準備等會兒送去給自己的那些個外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