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能,不,是希望極大。右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東吳突然變了解卦,對我們的危害就太大了。不行,東吳鼠輩,鼠目寸光,自孫策死後,進攻之心就極淡,而得荊州,定中原,又是魯肅還活著的時候提出過地政策,東吳對荊州有著極特殊的感情,我可不能忽略了。
當下,我一面用好話留住孫資,不放他回去,不讓他訊息傳回曹魏,迷惑曹魏不知我對荊州的意圖,不敢輕易離間;一面急書孔明,請他們嚴密注意荊州方向的變化,防止出現磨擦;一面派心腹人分別以孫尚香和我的名義給孫權和孫登送去禮品,探問口風。
未幾,先生回信,若當真如此,他會在力促兩家和好,不生事端。而孫權也回書,季漢東吳乃是姻親,怎會為區區一個荊州而生什麼誤會?至於戰局發展到什麼樣,是誰也想不到的。到時候各自努力,各安天命,避免互相攻擊也就是了。
接到這兩封書信,我心大定,有了信鴿,在沒有阻截的情況下,傳書方便了很多。這讓我雖在北疆,也可以輕易的瞭解前敵的事。
眼下,洛陽戰場上幾攻幾守,打得熱鬧非凡。先生和司馬懿再度交鋒,兩人兵力相若,先生勝在兵精而器利,司馬懿勝在地利和人多。
我閒來沒事兒,把鄧艾的夏候霸幾人弄到一個屋子裡,然後找人勸他們投降。果然不出我之所料,這兩人還都是死硬派,誰也不肯降。沒關係,我有的是時間,慢慢來,雖然夏侯霸投降的可能性有點小,但是鄧艾還是有可能的。我讓李嚴對他們講當前軍情,說是曹魏要敗了。這兩個人怒而反擊,我藏在幕後看熱鬧,把戰聲的實際和他們所說的相印證,從中發掘關於曹魏的有用的資訊,然後及時傳到前線先生大營。結果過了幾天,鄧艾有了警覺,他不開口了。我不放棄,繼續努力,並著人打探他母親的下落。
不能不說,鄧艾這個小結巴的分析還挺不錯的。起碼在最初曹魏的反應,都落入了他的算中。當然到了後期,他的智力就無法達到了。畢竟這是天下最聰明的兩個人下出的棋局。
面對曹魏,先生是全軍包圍,接著陸重點突破,以四叔和龐德為西路人馬,方攻函谷關方向牽制郭淮部,以三叔和關興,張苞,龐會為北路軍。進攻天井關,切害幷州,危脅河內,牽制來接連援的曹真部,以諸葛喬為南部軍,進攻宛城,牽制夏侯威,同時阻斷荊州與洛陽的聯絡,先生親令姜維部主攻洛陽。
司馬懿用兵極穩,其間又帶著一種極為犀利的感覺,他常常能把握住戰場上稍縱即逝的機會,給對方以重重一擊,將對手至於死地,而處於一地,他也常常能不侷限於一個小***,眼睛總是望著全域性,這在將領中是很難得的。而先生用兵,則是到了大化無痕的境地,他極為擅於悄無聲息的設下一個又一個的圈套,環環相扣,大圈套小圈,把人的眼睛套花了為止。與他作戰,你進也是錯,退也是錯,好不容易以為抓信他的露洞,踏上去才知道是個陷井。這兩個人交手,很明顯先生站著上風,但是司馬懿雖處強勢,敗而不亂,層層死守,處處嚴防,消耗季漢的力量,打算把季漢攻擊的強大勢能消耗掉,使季漢字自己知難而退。但是,先生豈能讓他如願,先生在洛陽城外設下層層圈套,忽進忽退,連消帶打,令司馬懿防不勝防。
八月底,先生到底是用六西六甲之術把司馬懿弄暈了,站場上,同時出現了好幾個孔明,司馬懿出現誤判,被先生一擊而中其後軍,妝維指揮人馬猛衝猛打,銜尾直追,司馬懿落荒而逃,直入洛陽城中。
在邊吃了幾個敗仗之後,司馬懿和郭淮變得膽戰心驚,草木皆兵,都認為他在主攻自己,各守城池,不肯出戰。先生幾番誘敵,連用妙計,卻終於沒有成功。他擅長野戰,但對於攻城還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是各式攻城武器輪流來,打消耗看誰最後頂不住拉倒。仗打到這個份上。其實還是靠實力來說話,拼人力,拼物資,拼意志,拼決心,拼耐力。
九月上,我自北疆起程回返長安。
第四章 宛城風雲
“前線的事沒有小事,稍有差池,便成大禍,別以為李嚴李大人不在長安城,就沒有治你們了,出了錯,我照樣摘你們的烏紗,拿你們的腦殼。”用了李晟的令牌,我便服走尚書府。才進門,便聽到劉巴在大聲呼叫。眼下長安城中,幾個主要的人都不在,由他負總責。當然眼下洛陽之戰最為重要,他負責後勤,肯定是十分辛苦的。這一點我十分理解,打仗,是一個綜合的,合方面的拼爭,前線拼智慧,拼實力,後方拼得是生產能力,組織能力,運輸通力。劉巴在內政上是一個天才,其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