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頁)
破,問著:“那這笮融和徐州上下官員,可有間隙?”
“這是自然,但凡儒家官員,誰不厭惡他呢?”王三毫不猶豫的答道。
“哦?”司馬寒聽了,不由暗自疑惑:“那為他何還坐得這樣安穩?”
當下就問著:“這樣的人,如何還能在下邳為相,陶謙又怎麼能夠容他?”
“這……”王三想了想,猜測著:“據說笮融初來此縣之時,並非如此,後來打壓縣下大族,得了不少便宜,或是分上去了不少?”
不過王三也知道,據說終究是據說,卻是沒有根據的事情,這時自然不敢亂說,本著小心無錯就是福的原則,只好回著:“在下就不清楚了!”司馬寒等了一會,卻聽著王三這樣說,心中卻是清楚,卻也不點破,就獨自考慮著。
“看來……是獻上金錢,和陶謙相互協商過?”
司馬寒考慮著:“又或是早期被陶謙派下,對付縣族,結果中期被其發展壯大,導致rì後尾大不掉?不能根除了?”
“想不到這區區下邳,居然也如此堅固,莫非還真是無法借力破解?”
“難道,還真要憑藉自身實力打破?”司馬寒想著自家軍隊,計算起對壘損耗,不由眉頭緊鎖,一時無言。
太史慈見著兩人停下,也就擱箸不食,看向王三。
司馬寒擺擺手,示意太史慈不必這樣,心中卻是回憶著這下邳歷史,企圖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而王三見司馬寒皺眉,也是心驚,暗自琢磨:“莫不是看穿我沒有坦誠相告?”
這樣想著,王三盯著司馬寒,心中頓時惴惴不安,卻又告哭不跌:“可這些都不準確,我好歹是正經細作,確實是不敢亂言啊!”
幸而這惴惴沒有多久,就見司馬寒只是沉吟一會,便又問道:“你可知道厥宣此人?”
“厥宣?”
王三聽這名字,只覺得一陣耳熟,再細細一回憶,頓時歡喜道:“知道知道!此人在良城縣,乃是厥家莊主!”
“良城縣?”司馬寒回憶徐州地圖,頓時一喜:“正好順路!”
“想不到真有厥宣此人,看來真是天助我也!”
原來司馬寒方才一番回憶,還真就想起了歷史之上,有這麼一個在下邳造反之人,按照資治通鑑上記載,此人名叫厥宣,就是在下邳舉兵,被笮融所殺!
“而按照原來軌跡,頂多再有一年,曹cāo就要進攻徐州,屆時笮融出逃,哪還可能再次鎮壓反叛?”司馬寒想著曹cāo為父報仇,攻入徐州的時間,略一計算,就是一笑:“看來,這厥宣造反就在這段時間,卻是恰好被我趕上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流向遠方
“雖然原本歷史,這造反只是寥寥數語,並不成功,但是這回有我相助,提供情報,這造反力量就大不一樣了!”司馬寒想著這些,心中一動:“就算厥宣依舊失敗,只要這力量用對地方,也必然是可以將影響擴大數倍,非得將這下邳搞個傷筋動骨不可!”
念及此處,司馬寒一陣欣喜,對這厥宣越發上心,就讓王三詳細介紹起其情況。
“厥家麼,說來本也是縣裡大族,還是本郡少有的儒家士族,只可惜…”王三說著,頓了頓,聲音有些唏噓:“這幾年笮融興佛教,儒家很是受了些排擠,他家樹大招風,更是早早被拔了縣內根基,只在鄉下留著一個莊子,五千戶大族,如今卻是隻剩下這千餘人了。”
“原來如此,怪不得要反。”司馬寒頜首點頭,心中暗道:“笮融給這儒家士族留下這一份餘地,不過是溫水煮青蛙而已,就憑如今此處這佛教風氣,早晚必然是會斬盡殺絕!”
“他家若還是不改信佛教,又轉移遷出此郡,那就真是自尋死路了!”
“而且這回不反,怕是不出半年,這千戶還要再減一半,一年之後,真正就是佛家淨土,容不得半點儒家玷汙了!”這樣想著,又記起此時恰好徵兵,司馬寒頓時惡意猜測著:“或許,笮融還會藉著這機會,將這夥鄉下大族一網打盡,斬盡殺絕?”
不過心中想著,司馬寒這時卻不再問了,反正已經知道了地點。自己橫豎是要走上一遭,又何必再問這人。平白洩露了行蹤?
再分析一番,司馬寒還是頗為滿意這王三所提供的訊息。當下就是一笑,讓其吃菜。
同時,也招呼太史慈道:“子義,喝酒!”
於是三人舉杯,王三心中就是一鬆,他知道這談話就算告一段落,可以交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