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不由就滲出絲絲冷汗。
“曹cāo失敗了,也就沒有了價值,但是他族弟的人頭,卻可做為你我二人入西涼軍的進身之階,你看如何?”
這話一落,陳宮深受震動,他想到了無數種可能,沒有想到這人這樣深不可側,就已經布好了棋子。
和這人相比,自己真是相形見絀了。
沉思了片刻,無數念頭在腦海中翻滾,陳宮還是道:“先有伍孚,後有曹cāo,在下何德何能,可以成此逆天之事?”
“三分天註定,七分人謀之,你只需答應,具體事情,自有我來cāo作!”
司馬寒盯著陳宮,目光炯炯,就說著:“你我皆大丈夫,可一言而決!”
這話一出,司馬寒頂上金印就散發出一陣波動,朝陳宮掠去。
而陳宮一怔,旋即就仰天大笑道:“大人如此慨然壯闊,視董卓如枯骨,在下豈能落後?我答應了!”
第七十九章 長社之火
青州,齊國,泰山縣。
泰山山脈,延綿四百餘里,所謂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是為五嶽之長。
其中有一段,喚作蛇脊嶺,緊貼著北海國介縣,由於整條山脈,猶如彷佛一條鐵脊蛇矛,故而得名。
此時這嶺口處,就有幾人,正在往下攀爬,當先一人,身著黑衣,面蒙黑巾,看不清模樣。
而此嶺下方,遙遙望去,就可以見到兩隻軍隊,正在相互抗衡,其中一軍,依託著此嶺下寨,卻被包圍在另一軍中,可見實力相差懸殊。
故而此時,這被包圍的一軍營帳之中,一個黃巾裹頭的大漢,就在踱步晃,嘆氣不已。
而其周圍,依次立著四員武將,主座之上,還有一身材雄偉的大漢。
那踱步大漢走了許久,看著周圍幾人,終於是說出一句:“你們怎麼都不說話呀?就是沒有辦法,也要想出辦法!”
“說著簡單,做起來難!”
主座之上,那人回應道:“這回龔景那廝,足足領了二萬軍來,三面圍定,馬步都有,我看了,連弓手都湊了一軍,你說我們能想出什麼辦法?”
“哼!”
大漢聽了,冷哼一聲,咬牙罵道:“若不是武安國那廝擋路,區區兩萬大軍,擋得住管某一衝?”
“哎!”
聽了這話,其餘四將,齊齊嘆一口氣,說不出話來。
“管亥,你這話什麼意思?沒有我卜己領導,咱們能撐到現在?”
“哼!”
管亥面sè不屑,又是冷哼一聲。
卜己大怒,就道:“好好好!既然你管亥自以為本領高強,那我等立刻就分軍突圍!”
那帳下四將聽了,頓時大喜,聯合道:“孫觀,吳敦,伊禮,昌豨,願引本部軍馬,上泰山落草。”
管亥也正是滿意,就道:“管某遠去北海!”
卜己一尋思,五千軍去了三千,還有兩千,倒也足夠自己突圍,於是便道:“既然如此,那邊散軍自去罷!”
於是一夥人合計著,就要各自分軍,各奔東西。
不料這時,營帳一掀,人影未見,聲音先至。
“你們這幫傢伙,這般輕易就分了我黃巾軍最後家產,難道就不怕大賢良師死後有靈,怪罪爾等?”
眾人大驚,連忙看去,就見一黑袍加身,黑巾蒙面之人,闖了進來。
卜己聽了這聲音,感到一陣熟悉,一時卻難以記起,料想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於是便喝道:“你是何人,敢闖我軍營帳?”
“嘿,我是何人?”
那人一掀面巾,露出一張白臉,反倒是將眾人嚇殺。
“卜己將軍好記xìng,數月不見,連我都不記得了?”
只見此人,正是來到青州,一路打聽,翻山越嶺而至的張梁,這時身後又進來數人,其中一人,便是李成。
“地地地。。。地公將軍?”
四員小將不認得張梁,卜己和管亥卻是知道,這時見了張梁真面目,不由一陣瞠目結舌,傻傻問道:“你是人是鬼?”
“哼,你們就這麼希望我死?”
張樑上前,徑自就坐上了位,說道:“我兄弟三人,只是見事不利,暫時退居幕後罷了!”
卜己和管亥聽了,頓時大喜過望,笑中有淚:“若不是三位將軍不在,俺們青州黃巾,怎麼會落到這般地步?”
而孫觀,吳敦,伊禮,昌豨四人,也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