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
其實這婚姻關係挺亂倫的,但是魏晉以來門閥士族內部通婚,由於選擇範圍小,故婚姻不論行輩;只要男女雙方年齡相當,家境合適就可以了。比如孫權以表叔的身份娶侄女徐氏;劉宋名士蔡興宗把女兒嫁給姐姐的孫子;江瞻的兒媳婦是宋文帝的女兒,他又把女兒嫁給宋文帝的孫子;南齊王慈的女婿是蕭道成的兒子,弟媳婦是蕭道成的女兒;梁武帝把女兒嫁給了舅舅的兒子。後世所謂的同姓不婚,在那個時候也是時常發生的事,士族之間還有同母異父的兄妹結婚,舅舅納外甥女為妾之類的事,桓濟歷史上娶的也是自己的阿姨輩的新安公主。
、
有讀者提起張嫣的身世,張嫣是張敖的女兒,但並不一定是魯元公主的女兒,至少司馬遷沒說張嫣是魯元公主的女兒的是班固,司馬遷是受了宮刑還敢罵漢武帝的人,離呂后那個朝代又很近,如果張嫣真是魯元公主的女兒,為什麼司馬遷不說呢?而且歷史上皇帝娶外甥女的也不止孝惠帝一人。當時人主要批評的是呂后的專權,大肆批評亂倫的也是後世那些閒得各種疼的史官。
、
其實有時候我真覺得,古人也是和現代人一樣,嘴上說一套,私底下做一套的。程朱理學的朱熹書裡說的冠冕堂皇,其實私底下朱熹的人品惡劣程度,總所周知。
魏晉時期,士族門第,士庶不通婚,叫的震天響,結果突破規矩的大有人在,史上記載了就不少,還有專門寫出有人賣女兒,收的錢用來納妾,結果被彈劾了,就說明那時候幹這種事的人還真不少。士族貌似高貴不可攀,可只要你有錢有權,照樣可以找個同姓計程車族並族,歸入士族之列。王謝兩家夠牛叉了吧?結果還不是被候景滅了,到了隋就默默無聞了。
古人說男女不可私相授受,照理《女誡》東漢就出來了,可為毛史上還有韓壽偷香的佳話。禮教說女子要注重貞潔,可在魏晉男女看上了,直接滾草叢的也有。《女誡》說女無二嫁,可哪怕到了明朝,寡婦再嫁的都比比皆是。《內訓》說奔者為妾,可卓文君還是司馬相如的妻。
明代禮法規定的那麼嚴格,可從文獻記載看,明末社會越禮逾制的不但有皇室貴戚、封疆大吏、富戶豪民、庶人百姓,就連歷來身份低賤的優伶奴僕,也敢藐視禮法,而大吏富戶豪民還是違制的發起者。
哪怕是清朝,表面上一個禮法規矩大於天的皇朝,可在皇權的撐腰下,丈夫要向小妾行禮,皇帝光明正大的對臣子說,你的官職是我看在你兒子的面子上給的。
以前沒看書的時候,老覺得古人如何封建、如何守規矩,後來稍微翻了一點書,才知道古人比現代人狂野多了。。。總之一句話,規矩只是人定的而已。
聽風個人水平有限,只能在我懂得常識範圍內,儘量不讓文範常識性錯誤,如果真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我最喜歡看留言了O(∩_∩)O哈哈~
19
19、霍家(下) 。。。
霍行雲站在不易被人察覺的陰暗角落裡,沉默的聽著蕭源和霍寶珍的對話,嘴角不由彎起了一絲嘲諷的弧度,她怎麼知道的?蕭五姑娘出身士族,養蘭只是她打發閒暇時間的小玩意吧?她會不知道那才怪事呢!
霍寶珍不過只是聽說閨秀養蘭最雅緻,才特地讓人找了這麼多蘭花,附庸風雅而已,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連螞蟻和葉蝨都分不清,還煞有其事的辦了一個蘭苑。又不是花市,誰家貴女蘭花會養一院子,絲毫不知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說出去都惹人笑話!
這蕭五姑娘涵養倒好,居然還順著她的話說下去。他瞄了一眼同樣沉默站在自己身邊的梁肅,“你怎麼不過去?”他輕聲問,二哥肯帶他們過來,就是允許了他們這時候去結交蕭家的兩位郎君。
“我不懂蘭花。”梁肅靜靜的說道,在他看來無論是蘭花還是水仙,都跟蒜葉沒甚區別。
兩人正說著,就聽到霍行允、霍寶珍的笑聲和蕭源的說話聲,“很簡單,只要多養死幾盆蘭花就好了。”蕭源笑盈盈的說,引來了霍行允一陣大笑,霍寶珍捂著嘴咯咯直笑,親暱的挽著蕭源的手,“我小字阿鸞,五妹妹以後叫我阿鸞就好了。”說完後,她神色略帶小心翼翼的看著蕭源。
霍行允見妹妹如此,心裡暗暗一嘆,母親太急了。他們家夠富貴了,要名聲自有他們兄弟來爭,何苦硬逼小妹呢!
蕭源笑道,“阿鸞姐,我小字元兒。”蕭源同霍寶珍互換了小名,兩人都未行及笄禮,家人、朋友都是稱呼小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