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3/4 頁)
備上幾樣小食,無一例外都是適合孕婦的。
他的未婚妻……還真是一個心思細膩卻又靈巧能幹的人哪
踏入書房,瞧見兩個三十出頭的親隨垂手站在那裡,他便點了點頭,在母親面前的漫不經心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縷懾人的英氣。在書桌後頭坐下,他微微一頷首,下首左邊的那個親隨立時上前了一步。
“大少爺,小的奉命帶著七個人日夜不停地看著淮王,可是自從瓊芳閣的事之後,他行蹤詭異得很,而且常常有李家的人幫忙打掩護,往往是前腳從一家店鋪進去,隨即就從後頭走了,跟起來很麻煩,畢竟人手太少。”說到這裡,他面色不安地抬起頭來偷覷了羅旭一眼,見看不出什麼變化,他連忙屈起一條腿單膝跪了下來,“小的只能竭盡全力記了記他這些天去過的地方,全都在這冊子裡。”
羅旭沒有說話,只示意呈上來,卻沒有立刻翻看,又掉轉目光看著另一個。那人待同伴退了下來,也忙走上前去,低聲稟報道:“小的仔仔細細去查過,那家酒肆之中出入的人物,大多是錦衣衛外圍的探子出沒最多的車馬行,料想是錦衣衛吃下的,可那幾處車馬行最近都招收了大量的人手,據說不少是來自西山煤礦……詳情小的都一一記了。”
第二本冊子呈上,羅旭方才點了點頭,又和兩人囑咐了一番,便讓他們一人到賬上支五十兩銀,隨即由得他們退了下去。先後翻看了一下兩本冊子,他的目光在幾處緊要地方逗留了一下,記下了幾個要緊的地名,斟酌了片刻就決定還是通個訊息。
儘管他那些狐朋狗友是京師的地頭蛇,但要是真出什麼大事,卻抵不上官家一指頭。而且,要是照著他之前剛得到的訊息,只怕聖手劉那兒不太妙……既然都是因為和他扯上了關係,他也得維護他們周全,不然他怎麼對得起他們只他回來時,身後隱隱約約那些尾巴,恐怕別人也和他採取的行動一模一樣……
“來人”他高聲一喚,立時有一個書童應聲而入,他便看著人直截了當地問道,“陽寧侯夫人新故,咱們府裡之前是怎麼送的賻儀?那邊情形如何?”
“回稟大少爺,是夫人差了藍媽媽去送的賻儀,事先打聽了韓國公府和安國公府那邊的情形,最後送了一百二十兩。至於陽寧侯府的情形,最初只是勳貴裡頭派人拜祭,只有杜閣老家因是姻親,夫人親自去了,此外便是小張閣老家的大小姐代母去了一遭。後來因為皇上下旨陽寧侯總領將軍宿衛,一時倒是有不少文官跑了過去,不過大多都是不怎麼起眼的,並沒有太多大佬。”
這個答案和羅旭預計的差不多,因而他點點頭後,就再沒有多問,只是囑咐人磨墨伺候,等到硯臺裡蓄了小半池的墨,他才吩咐人退到一邊等候,連自己拿過兩張小箋紙,略一思忖就奮筆疾書了起來。不過小一刻鐘,他就寫好了一封信,待墨跡乾透親自封口蓋上了印章,隨即遞給了那個書童。
“大少爺,這是……”
“立刻送去鏡園給楊大人。”見那書童吃了一驚,他又加了一句,“打上咱們威國公府宜園的燈籠,帶上腰牌,若遇上五城兵馬司,便報上府名,只說是緊要事務。”
話說到這個份上,那書童再不敢多言。等聽羅旭又囑咐挑上兩個護衛同行,他不禁更是油然而生狐疑,可終究是領命而去。等到他一走,羅旭又站起身來,這一次卻是到了書房門口,直接敲響了自己很少動用的雲板。不消一會兒,幾個身著黑衣的漢子便悄無聲息地彙集了過來,看著短小的人影卻顯得極其精悍。
那便是父親留給他的班底,他一貫藏著不用——除卻帶去京營的那些個護衛親兵之外,這才是羅家縱橫南疆的真正倚靠——一群在山地密林之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斥候
“悄悄地跟上我那個信使,若一路平安,你們就立時回來,若有人攔截……”他做了一個乾脆利落的手勢,見他們默然行禮,他便示意他們立刻出發。等院子又恢復了平靜,他才不自覺地摩挲了一下只有微微茸須的下巴,嘴裡輕聲唸叨道,“爛面衚衕?外城每個地方我都踩遍了,記得那邊除了濟南湖南江寧漢中幾座會館之外,就只有一座不起眼的觀音庵……”
PS:過生日啦又老了,唉,把小羅小楊兩個年輕的拉出來溜溜,彌補俺受傷的心靈……生日禮物呢,大家把粉紅票投起來啊,俺今天兩更的說…。…
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三百一十七章 默契(下)
第三百一十七章 默契(下)
聞喪當日,陳瀾一整天粒米未進,即使如此肚子卻依舊感覺不到餓,直到半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