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的人心,更能維持世道的穩定,也更能建成一個清明的大慶。“我已經同梁叔叔提了一下,萬一廣西出事,大戰之後我們就上摺子。”
這個時候,當歸從前頭過來,端了一盤茯苓餅和一壺奶茶,當做飯後餐點。夏桂的眼神落在了茯苓餅上,面上有了一絲情緒,“清秋斷茯苓,何日可復明。此生終究已是不同了。”
第一百十章
郇旪趁著郇昰好說話的日子裡,總是磨著他討教談情說愛**三百招,可是誰想到郇昰最後只透給了他一句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或者說就郇旪這個性子,還是用厚臉皮纏著夏桂就可以了。
郇旪在一開始的時候,關於夏桂的事情,他就全部打聽過了。夏桂家中父母雙亡,也沒有兄弟姐妹,真是孑然一身的狀態。這麼想有些不厚道,但是也因為沒有了家族的牽絆,才有了現在的夏桂,否則他怎麼會這麼敢打敢拼呢。
郇旪心疼夏桂的過去,卻更明白寶劍自從磨礪出的道理。與夏桂一樣,他其實也一直都是孤孤單單的。原來還有一個從不把他當做兒子看的母親,不過在一年前也已經過世了,他與八弟之間的兄弟之情,也因為生母的過世徹底地斷了下來。除了郇昰這個還把他真心當弟弟的哥哥之外,他也沒有什麼值得牽掛的親人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二者同是天涯淪落人。郇旪不知道情從何而起,是因為對於身世的感同身受,還是因為夏桂身上的冷漠與熱烈那樣的難以分辨,好像有一個悲愴的靈魂藏在這個軀體裡,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更想要飛蛾撲火一般的靠近。
“你很喜歡吃茯苓餅嗎?”郇旪上次在京郊別院的時候,就發現了夏桂的情緒在面對這種食物的時候有了難得外露的跡象。今日是正月十一,夏桂回京述職,郇旪自然是厚著臉皮找上門去了。又看到了茯苓餅這種吃食,不喜歡吃甜食與糕點的夏桂,竟然會食用這東西,只說明後面藏著一段故事。郇旪當然想要知道,他總是覺得夏桂的過去太神秘了。
夏桂沒有回答,已經是第十一天了,郇旪這個年節,哪裡都沒有去,每天都要到她這裡來,趕也趕不走。對上了郇旪好奇的眼神,裡面還有著一種溫情的味道,夏桂知道她其實已經預設了這個人的存在,無論郇旪在外人眼中是什麼模樣,但是對於她是真的好。
沒有等來夏桂的回答,郇旪並不覺得奇怪,他們兩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是郇旪在自問自答,夏桂只是在一旁聽著,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後來地聽到了心裡,郇旪相信有一天,他總能等到一個願意向他敞開心扉的夏桂。“好吧,這就是一塊糕點,我不應該要求它有一個驚天動地的身世。不過茯苓是個好物,陶弘景說了,這玩意通神而致靈,是個和魂而練魄的上品仙藥,益氣養榮、補脾和肝。小桂子每日都要練兵操勞,是要好好補補。”
“它還有一個名字。”在郇旪找了一堆話自圓其說,又要陷入一個冷場時,夏桂突然開口了,這讓郇旪吃了一驚。他忍不住想要笑起來,小桂子終於睬他了,不容易啊!
“是什麼?是什麼?難道是天上來的仙藥?”郇旪努力猜測著,卻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茯苓糕的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小吃,閩南話裡面,茯苓與一個詞發音相同。”
夏桂不知為何她會對著郇旪說出下面這個典故來,“傳說有一個王朝稱號為明,在明朝末年的時候,被關外的蠻族入侵,在兩軍交戰中,許多的城池被蠻族屠城,血流成河,浮屍千里。江南多為文士,揚州城更是被屠城十日,八十多萬人罹難。同樣的不幸,也發生在了福建的同安。蠻族入關滅明後建國,號為清。他們奉行著留髮不留頭的政策,凡是放抗的漢人百姓,都死在了殺頭刀之下。那時明朝後人退到寶島,福建離寶島很近,雖隔著一個海峽,卻阻隔不了百姓心中反清復明的信念。
同安的一個糕點老闆,想出了一個點子,將地下復明組織的聯絡透過茯苓糕來傳遞,諧音為復明糕。這裡面放了小紙條,上面記錄著每次聯合行動的時間與地點。還特意訂下了規矩,小孩不準吃茯苓糕,就是怕他們吃出了字條,不懂得遮掩,影響了復明的大計。
可是反清復明最終沒有成功,幾百年之後,更加強悍的外來之族攻破了華夏之地,清朝滅亡。只是茯苓糕卻傳了下來,所謂清秋斷茯苓,何日可復明。清朝斷了復明的道路,有些付出不過是沒有未來的掙扎而已。但是沒有什麼永恆的王朝,昨日有清滅明,來日自然有人滅清。”
郇旪聽著寥寥數語,不知為何夏桂語氣中的掩藏的憤恨與無奈,就像是她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