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您慢慢說,在哪個地方”,事關重大,我冷靜地追問。
“就在正西邊的天空上,你到你們電視臺大院裡就能看到!”,她回答說。
我掛掉了電話,提起一臺攝像機,夜已經漸涼,顧不上披外套,我火速跑了出去。可我在冷夜中仰頭搜尋了好大一會,都沒有發現那個詭異的ufo。我很失望,莫非我錯過良機了?
回到辦公室,不甘心的我再次撥通了這位觀眾的電話進行求證。她態度依然肯定:“現在還有,我在立交橋二路車站這裡,你過來看看”。“你確定你那個地方現在還能看到?”,我反問。“嗯,能看到,你快來吧”。
我再次提起機器,拿上一支話筒。發動車輛開往二路車站。十分鐘工夫不到,我就來到了現場。不過,任由我瞪大了眼睛,愣是沒有發覺天空有任何異常。
我開始擔心此人精神有問題,在這裡黑黝黝的偏僻的立交橋下,這萬一是個局,對我形成人身攻擊,後果不堪設想。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檢查了一下車窗和車門,確定鎖死了。
我再次撥通了這位觀眾的電話。她讓我在原地等,稍後就過來。
這時我心裡發毛得很,我發動起車輛,掛好檔位,左腳緊緊踩住離合器,做好了隨時逃離的準備。
這時,一箇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女孩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徑直向我走來,客氣地打著招呼。我把車窗搖開一點縫隙警惕地問道:“在哪裡”
“就在西邊,那不就那個星,它在動”,她的眼神呆滯而興奮,“剛才我接女兒放學回家走到這裡,一開始我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但仔細看,它真的在變化,太神奇了”。
“小朋友,你也看到了嗎”我問她的女兒。
“嗯,看到了,正在變化呢,我爸爸也知道了,他也看到了”小女孩回答我。
我按照她倆手指的方向,伸直了脖子,艱難地透過風擋向西邊天空上方看去,可是除了幾顆普通的星星,我還是什麼都沒有看到。
“它不斷分散、聚攏,分散、聚攏,分開是五個星星,聚在一起是一個大圓盤”,她有些著急了。
“好吧,我回去再觀察觀察”,我搖上車窗,狠踩油門,草草跟她們道了別,一溜煙兒跑回了單位。
第二天跟同事們說了此事,他們呵呵地笑我傻:明明是一對精神病母女,我竟然相信她們的話。
我也有些自嘲:自己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
幾個月後,那是一個暖暖的週六下午,我和幾個同事在辦公室打著cs,正在興頭上,一個實習的小姑娘小李跑到我的辦公桌前。
“什麼事”,我摘下耳機,目光一直盯著電腦螢幕。
“原野哥,跟你說個感興趣的事,天柱山上發現飛碟了”,小姑娘也有些興奮。
我立馬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連忙跟小李說,快準備裝置和車鑰匙。我又轉過身對還沉迷在遊戲裡的幾個同事說:“有沒有願意一起去看看的”
大家都沒有回應。或許他們認為,跟這個極可能是假線索的新聞相比,遊戲更有吸引力。
小李剛剛來實習不久,她對所有的新聞現場都是充滿新鮮感的,跟變成了“老油子”的老記者們相比,她們身上才有著記者應有的敏感和激情。
天柱山位於本市鰲山鎮,天柱山東側不遠便是黃海,天柱山因其形得名,整座山宛如一根沖天的巨大石柱,十分陡峭。站在山巔,可以望見極遠的海洋,海平面呈現成一條美麗的弧線。
天柱山是一座石山,許多巨大圓石矗立在山巔,巨石下方跟山體只有極小的接觸面,看上去搖搖欲墜,但歷經滄桑數千年來不曾有一絲撼動,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柱山上,有數座古炮臺,四周還鑿刻有大大小小數百個石盆,據考證,為了抗擊渡洋而來的倭寇,古代這座山上駐有軍隊,這些石盆是順治皇帝的侍衛尤三省出任鰲山衛指揮使後,指揮士兵開鑿了這些石盆。石盆是為了儲蓄雨水,用作士兵的飲用水。
驅車趕往天柱山的路上,辦公室又接連線到了多個村民目擊ufo的電話,這讓我更加興奮,潛意識告訴我,這次一定不會無功而返。
遠遠的,我看見一塊發黃的東西懸在天柱山上方,像是一朵雲,但邊緣卻像刀割的一樣,十分整齊,卻有著極其規則的形狀,在下午的陽光下,散射著金屬般的光澤。我知道這珍貴的畫面稍縱即逝,我停下車,用攝像機快速記錄下了這部分畫面。
我繼續加足油門開車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