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成凨銘忽然想到了太極,也就是太極拳和太極劍了。對於太極成凨銘瞭解可不是一般的透徹,因為成凨銘的爺爺就是個太極高手,不管是太極拳還是太極劍,那都是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成凨銘小時候沒人玩的時候都會跟他爺爺練一練太極,不過當時成凨銘一直認為沒什麼用,誰讓他小時候跟人打架的時候用了太極,結果被人狠狠的收拾了一頓,從那以後,成凨銘一直把太極當成一項娛樂了。據成凨銘所知,太極的創始人其實並不是張道陵(張三丰),而是黃帝軒轅,他是根據蛇和喜鵲相鬥的形態而創出此拳法的,後來張道陵整理內家拳法模仿軒轅黃帝的太極拳創出了新的太極拳還有太極劍,後來的那些什麼陳氏太極、楊氏太極什麼的都是從張道陵那兒學去改良了的。古傳太極並無套路,原始骨架就是十三式,分別為定、進、退、顧、盼、棚、捋、擠、按、採、列、肘、靠十三字組成,它概括了太極拳的主要法則。練習太極的要領,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並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勁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定。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勢,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鬆。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於意,發於腰,動於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意體相隨,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時軟綿綿的,打完一套拳身體不發熱,不出汗,心率沒有什麼變化,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確理解應該是用意念引出肢體動作來,隨意用力,勁雖使得很大,外表卻看不出來,即隨著意而暗用勁的意思。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就是用意與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與動作一開一合相配。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於打拳,所謂形動於外,心靜於內。式式均勻,連綿不斷:指每一招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仔仔細細的回想了一下,成凨銘就開始練習太極拳了,雖然成凨銘幾萬年沒練太極拳了,可等成凨銘練起來的時候,沒多久,成凨銘就找到了小時候練習時的感覺了,漸漸的成凨銘越來越熟練了,又過了一會兒,成凨銘完全沉浸在那美妙的感覺裡,最後甚至把自己都忘卻了,一遍又一遍的打著太極拳。一天時間就在成凨銘練習太極拳中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天黑了下來,成凨銘也回神了,停了下來,“還真是舒服啊,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以後天天打太極”,說完,成凨銘就回小山洞了……從此以後,成凨銘每天的生活就多了一項運動,那就是打太極拳了,打太極拳基本上佔了成凨銘生活中的一大半時間,不過,成凨銘並沒有過多的在意,畢竟,打太極拳那美妙的感覺很讓成凨銘享受……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五百年時間過去了,在這五百年時間裡,成凨銘一直堅持打太極拳,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努力,成凨銘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現在在成凨銘的丹田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太極,剛開始,成凨銘並沒有過多的在意,可是時間長了,小太極隨著成凨銘的修煉,一天天的壯大了,這小太極有空還會滋潤一下成凨銘的肉體和那些受過傷的經脈,這個意外的收穫讓成凨銘高興了很長時間,也使得成凨銘一直堅持著練習太極拳……在成凨銘眼裡,時間大大永遠是那麼匆忙,轉眼又是一千年過去了,這一天,成凨銘丹田內的那個太極忽然間破碎了,成凨銘那個恨啊,可是還沒等成凨銘恨多久,那些破碎的太極又開始往一起彙集了,最後在成凨銘的丹田裡形成了一個圓圓的像內丹一樣的東西,成凨銘有點納悶了,“這什麼東西啊,不會是金丹吧?”,其實,自從失去金丹以後,成凨銘每天都希望自己能從新修煉一個出來,可是這個願望成凨銘一直沒有實現過,這會看到這東西,成凨銘難免有點激動啊。不過,成凨銘還沒有高興多久,那內丹就像雞蛋一樣裂開了,從裡面爬出一個小人,仔細看的話,那小人跟成凨銘長的一模一樣,等到這個時候,成凨銘總算是明白了,他不小心修出了個元嬰,“靠,這也能行,沒了金丹,有了元嬰,不過,這也不錯了,總比什麼都沒有強吧”。成凨銘有了元嬰以後就有點閒不住了,他要試試這元嬰能帶給他什麼驚喜。成凨銘出了絕靈谷,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了,開始運轉剛修煉出來的元嬰,沒多久,那元嬰就有了反應,開始給成凨銘提供法力,有了法力,成凨銘就開始使用以前所會的法術,首先是掌心雷,成凨銘對準不遠處的那個小山頭,直接一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