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好了,我們今日來此赴宴,就是特來請教行家的,現在還是聽聽王爺怎麼說吧。王爺,依你看來……”
她將話題匯入主流,大家這時都看著東方王爺。
這位氣度沉穩的中年人沉吟片刻,緩緩地說:“以我看來,這場惡仗,不在北疆,而在朝廷。”
這話別人猶可,小方聽得一愣。往日他所接觸的都是各類普通的刑事案件,還從未指點過如此國家中樞機構的特等要事。只有聽的份兒。
東方王爺又說:“如果太子能順利登基,北邊戰事馬上就會消彌。”
這麼肯定嗎?
“突厥與我大唐一向交好,而且他們內部現在也正處於混亂中,頡利可汗病逝,太后臨朝稱制,可汗的弟弟不服,帶兵造反。他們自顧不暇,怎麼有精力來侵犯我們?”
“王爺您是認為……”歐陽慢慢地說著。
“自然是有人從中作梗。”
“對了,”黃阿繡放下手中的茶杯,“那年我和貞娘去雪山天池,在西域樓蘭遇上我大唐招撫使,他們就是與樓蘭蘇丹結盟,約好先幫蘇丹推翻自己的哥哥作大汗,然後樓蘭再出兵中原。幸好,我跟貞娘去的及時。”
“這次,我怕是也與樓蘭之變有異曲同工之處。”王爺說。
“是啊,有支援廢太子的朝臣與突厥勾三搭四,以北疆之亂來混淆視聽。唉,這一場仗,看來著實難打。”元貞嘆息。
“而且……”她又說,“這次皇帝陛下專派我們幾個去北征,恐怕,另有意義。”
賈亞男蹙著一雙秀眉,“以我之見,皇帝陛下是不想讓我們捲入宮廷之爭。”
黃阿繡搖頭,“哪有那麼簡單,他恐怕,是想給我們留條活路。”
這話又讓滿室寂靜。而且是死寂。
“這,什麼意思?”小方聽了半天,也聽出個大概。但關於“留活路”這一句,他弄不明白。
“意思很簡單,我們這次北上帶著十萬御林軍,兵強馬壯,萬一朝廷生變,即可回京勤王清君側。當然,更多的可能是,我們此番一走,恐怕有去無回。”黃阿繡淡淡地。
啊!小方吃驚地站了起來。
怎麼會這樣?
“兵部的大權現在吳天明手中,那十萬御林軍雖然盡歸歐陽統領,但有不少是吳的舊部,到時,有多少人肯聽大元帥的,這恐怕還是個求知數。”黃阿繡說。
“你們,不是清官嗎?”
黃阿繡笑一笑,“水至清,則無魚。”
她總是有點高深莫測。賈亞男就直白多了,“貪官汙吏有錢啊,有錢就可以籠絡人心,可以找到更多的追隨者,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你若不信,現在跑到大街上喊一嗓子,看看人們是願意跟著清官受苦,還是願意跟著貪官享福!”
“沒錯!”索真真嘆息道,“自古以來,中國的清官有幾個能落得好下場?不是自己窮死,就是被政敵砍死。”
“那你們……”小方聽得心驚。此乃中華古國的痼疾也。
“廢太子當年捲入一場巨大的走私案,被我們扳倒,跟著他一起倒下的,是整整一大批墨吏,這些人現在蠢蠢欲動,突厥來犯,恐怕就是他們的搗的鬼。他們現在有錢有人。”索真真說。
“那皇帝他,不管嗎?”
“廢太子怎麼說也是他骨肉,先前的皇后生了一子一女,女兒已死,就剩了這一個兒子。他看在往日恩愛情分上,不忍痛下殺手,所以才釀成今日之禍患。我想,就算現在,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因為不論哪個太子登基,那都是他兒子。都是他家的天下。”元貞道。
這就是家天下的捉襟見肘之處。家事國事攪成一團,扯不斷理還亂。另還會搭進一批忠直大臣。
“可對於你們,就完全不一樣了。是嗎?”小方問。他著急。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深深入戲。
元貞點頭。
“所以,皇帝才欽點讓我做徵北元帥,去邊境抗敵。”
見小方猶自懵懂,黃阿繡接下來解釋道:“若廢太子登基,我們難免一死,死在沙場,還多少體面些;若太子順利登基,我們擊退突厥,再回朝勤王,首立大功,自然……”
小方明白了,政治原來就是這麼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那你們可以不去的啊,留在朝中,多少可以搞點……”
元貞笑了,“可以搞點小陰謀小動作是吧?”
小方不好意思起來,感覺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