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機場的。
“請貴方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好這次事故。”弗朗哥說道:“我們的前線,還等著呢!”
“是的,我一定會盡力的。”希瑞克說道:“我目送您。”
希瑞克兩手都是油,只能是用眼睛目送著弗朗哥上了汽車,等到弗朗哥的人離開,希瑞克臉上滿是笑容。
“把發動機裝上!”希瑞克喊道。
在十幾年前,在沙漠地區裡,當希瑞克第一次提出黑豹坦克的設計方案來,希瑞克就著重強調了一件事。
快速換裝能力。
發動機,變速箱,整體是一個模組,在野戰條件下,可以快速地更換髮動機!在後世,這是一項必須要掌握的技術。
到了戰場上,一旦發動機出現了故障,幾分鐘內,就可以把新的發動機給換上,至於出故障的發動機,帶回到後方工廠裡去修理就行了。這樣,只要儲存一定量的備份發動機,就可以快速地重新具備戰鬥力。
而現在,就是一次訓練,如何快速地吊裝發動機。
第一百八十八章 質量戰勝數量
幾乎所有的坦克發動機,都被重新裝了回去,只剩下希瑞克一起搗鼓的這輛。
這輛坦克,是整個坦克部隊中,摩托化時間最長的一輛,針對這輛坦克,技術人員決定將它的發動機拆開,檢驗一下發動機的具體狀況。
在二戰中,坦克發動機的壽命是很短暫的,其中最短的,當屬粗製濫造的蘇聯坦克。
比如,蘇聯的王牌的t…34坦克,中修與大修的時間間隔大概是150小時和300小時。
這也受很多因素制約,有的開到250小時還能跑,有的只跑了二三百公里,發動機就報廢了。
比如,工廠的生產水平,歷史上的1942年,蘇聯軍工後撤,工人平均素質也在急劇下降,結果,當年很多t…34僅僅在執行35到40公里後便需要一次大修。
不過,對蘇聯人來說,這已經能維持住了,因為,一般的坦克的壽命並沒有長過他們的大修時限,前線的坦克壽命並不長,平均下來四到十天,或者一到三次突擊。當年蘇軍坦克除役前的平均里程是66。7公里,小於大修里程半數。大多數坦克僅僅是生存不到自然損毀的時間。
這也讓蘇聯在二戰後得到了一個結論,武器造出來,就是要消耗的,不用太長的使用壽命,反正打仗的時候也用不了多久。
這個結論,在戰爭時期或許正確,但是,在和平時期就純屬浪費了,蘇聯的米格…29的rd33,發動機大修間隔只有300小時,而西方的有上千小時,這樣,發動機的浪費,讓飛行成本增加不少。
如果坦克的效能不足,那隻能成為消耗品,如果坦克效能強悍,那就不是了,所以,在希瑞克的要求下,坦克的使用壽命是很長的。
比如,現在的黑豹坦克,就有1500公里的平均壽命。
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精密加工的能力,相比粗製濫造的蘇聯坦克,德意志的坦克,是很精密的,坦克的發動機尤為如此。
加工越精密,那發動機的壽命就越長,比如,這個時代的發動機還需要磨合,但是到了後世,發動機根本就不需要磨合,因為在製造的時候,就已經精密加工了,後世很多重卡的發動機,都是10萬公里長換油的,買到了新車之後,第一次換機油,是10萬公里之後的。
同時,發動機的壽命,也是和調教有關的,同一款發動機,不同的調教,馬力不同,那為何都不調解成大馬力的?馬力越大,壽命就越短,後世有牛人可以把任何一款汽車發動機調節到1000馬力,不過都只有幾分鐘的壽命。
現在的黑豹2坦克,是降低重量的版本,相應的,發動機的馬力就被調低了。
是靠源源不斷的坦克海的戰術,還是靠質量戰勝數量?對德國來說,後者是正確的。
蘇聯打贏二戰,幾乎就是靠人命堆出來的,每次戰役,蘇聯勝利,也都是慘勝,因為勝利的蘇聯方面,比失敗的德國方面,死人還要多。
蘇聯有人命,德國沒有,德國計程車兵,都是寶貴的。
現在,這輛使用時間最長的坦克,越野行程已經到了800公里,將這輛坦克的發動機拆開,就是為了檢驗一下發動機的具體情況,能不能再跑800公里?
在場的,還有幾名專門從德國趕來的邁巴赫的技術人員,對他們來說,這也是一次寶貴的機會,他們以前的時候,在國內進行的測試,是在和平環境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