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頁)
樣的煽動能力。
站立在主席臺上的希瑞克,身上,閃現著和帝國元首同樣的東西。
似乎,帝國的元首並沒有離開,而是重新轉到了希瑞克的身上。
這一刻,勃勞希奇知道,帝國,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在國會的宣講,就是希瑞克對英法的態度,英法要宣戰,那就宣戰!
在結束了演講之後,希瑞克沒有返回元首府,他乘坐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
列車在晃動著,車廂裡,都是用柔軟的牛皮包裹著的,此時,一名高大的美國人,正坐在希瑞克的對面。
“希瑞克元首,當十幾年前,我們在美國見面的時候,就知道您必然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對面的人,正在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希瑞克:“我們洛克菲勒公司,一直都是支援您的。”
洛克菲勒公司,眼前的人,就是洛克菲勒公司在歐洲的代理人,約翰…洛克菲勒。
兩人,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見過面了,就是那次的希瑞克的美洲之行,秘密地訪問了很多公司,除了修斯公司,福特公司之外,還有一些壟斷巨頭,比如洛克菲勒。
現在的美國,並不怎麼排斥德國,甚至,美國是在暗中支援德國的。
當初,希特勒一手抓建設,提供就業崗位,徹底地將德國從經濟危機中擺脫出來,很多人都奇怪,希特勒的資金,是從哪裡來的?
其中一部分,當然是打劫猶太人,那些猶太資本家,為富不仁,在這種時候,還在吸取帝國的血液,打劫他們,理所應當。
同時,還有很大的缺口,這些缺口,都是美國的壟斷財閥們補充上來的,不錯,就是他們,給德國提供了高額的借貸。讓德國度過了這個時期,重新強大起來。
在二戰中,美國開始並沒有旗幟鮮明地加入到二戰中來,力挺英國,那都是後來的事了。
在美國,很多人都覺得,歐洲大陸上發生的戰爭,和美國沒有任何的關係,新大陸活新大陸的,舊大陸活舊大陸的,兩不相干。
第三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公司(加更)
而且,他們還有隔岸觀火的意味。
比如,一戰後,德國戰敗,當時是打算把德國削弱到徹底沒有戰爭能力的,但是,凡爾賽條約上,美國人沒有簽字,在他們眼裡,這個條約,會讓德國人記仇的。
而美國的資本家,一直都在幫助德國,在他們眼裡,英法的強大,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最好讓歐洲大陸戰火不斷,美國才能夠崛起,能夠強大。
所以,美國支援德國,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都是帶有這種色彩的。
而希瑞克,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這種心理。
現在,德國打波蘭,理直氣壯,因為波蘭人謀殺了德國的元首,如果德國不幹仗,那德國就太軟弱了,一直以來,德國都是不吝嗇使用武力的。
這是德國和波蘭的事,和其他國家無關,而英法,卻要向德國宣戰,這簡直就是對德國的羞辱,德國除了應戰,沒有別的選擇。
在美國,有很多的德裔,也有很多同情德國的美國人,在刻意的渲染下,這次的戰爭,德國是被迫的,德國是受害者,這比歷史上的戰爭藉口,還要充足得多。
希特勒都死了,德國發動戰爭,還有什麼不正義嗎?
波蘭人,那是自取滅亡,而英法,是強盜邏輯,不分青紅皂白地給波蘭撐腰。
而繼續看歷史上,美國根本就不願意和德國動武,最多就是給英國輸血而已,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人才放棄了隔岸觀火的看法。
當時,美國人的敵人,是日本人。
歐洲戰場,還是不關美國的事的。
但是呢,希特勒這個狂妄的傢伙,又相當的守信用,既然和日本結成了同盟,那就要按照同盟的協議,向美國宣戰。
結果,德國和美國,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國家,就進入戰爭狀態了。
現在,也和歷史上不同,對希瑞克來說,和日本保持一定關係,是必要的,但是和日本結盟,甚至為了日本而向美國宣戰,那是絕對得不償失的。
所以,現在德國和日本,並不是盟友,德國也沒必要將日本捆綁在戰車上,在二戰中,日本幫了德國什麼?
最多,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牽制了美國,但是,如果美國不參與歐洲的戰爭,那還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