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3/4 頁)
,300米距離上可擊穿15毫米厚的鋼裝甲,而現在,這輛防彈轎車,對這種打擊幾乎就是免疫的!
“幹掉襲擊者!”格拉夫大聲地喊道。
他們早就接到了情報,有人想要對希瑞克將軍不利,所以,他們故意放出風聲,引蛇出洞,現在,果然有人來襲擊了!
這些傢伙,都得死!
就在槍聲響起的瞬間,前後兩輛步兵戰車,就迅速地做出了反應。
一名禿鷹軍團的戰士,推開頂部的艙蓋,進入到半敞開的炮塔裡,推動上面的雙管15毫米高射機槍。
這款高射機槍,是從飛機上的mg151上變形過來的,雙管15毫米,火力相當兇殘!現在,推動槍管,瞄準剛剛冒煙的地方,開火!
“噠噠噠!”硝煙冒出,一枚枚的15毫米的機槍子彈,向著那邊的山坡上,猛烈地掃射過去!
彈鏈嘩啦啦地抖動,每一枚子彈,都帶著殘酷的聲音呼嘯而過!打在那邊的山坡上,出現了一個個的窟窿。
跑!
鐵托在沒有幹掉對方的瞬間,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最拿手的武器,都沒有打掉對方,那他就只能跑了,如果不跑,只能被幹掉!
身後,15毫米的子彈,就在下一秒,呼嘯而來!
德國航母資料(感謝老友法西絲的支援)
1。艦隊航母:原時空中,德國人的齊柏林級航母就是不成熟、落後的貨色,航母不像航母,裝甲艦不像裝甲艦,有了艦載機還堆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大口徑火炮啥的,而英國人的“皇家方舟”級航母非常適合德國所在的北大西洋環境。
首先,皇家方舟級充分考慮了北大西洋惡劣的天氣環境,艦體採用高幹舷,艦艏設計成封閉型,兩層封閉式機庫包括在艦體結構中,並將飛行甲板(鋼質)作為強力甲板,是船體的上桁材,有效防止了海水倒灌進入機庫和輪機房。這是英國與同期美、日設計的航空母艦不同之處,不像為風平浪靜的太平洋環境設計的美日航母,而如果它們來到北大西洋肯定水土不服。其二,抗打擊能力強,在抗擊重磅炸彈的能力表現不俗,經常身負重傷,僥倖脫逃,因為設計原因,不過抗擊魚雷效果要差些(幾乎二戰大部分沉沒的軍艦都是被魚雷幹掉的,而炸彈多數情況下只能做到重創)。其三,建造過程中艦體大量採用焊接工藝節省結構重量。
所以,用皇家方舟級航母為藍本,搞一款艦隊級航母,當然也為了避人耳目,需要做不少的修改,學習後世辦法:1。將三部升降機平臺原在在飛行甲板與兩層機庫之間的位置全部調至艦島所在的艦舷一邊,減少煩瑣的甲板與機庫作業;2。將傳統的直通式飛行甲板改變為斜角,直通混合佈置的飛行甲板,使整個飛行甲板形成起飛,待機和降落3個區,可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作業;3。加裝2部彈射器,為重型高效能戰機上艦做好準備,也為未來換裝噴氣式戰機做提前準備;4。拆除所有重型對艦用火炮,只保留高平兩用大型艦炮及對空小口徑機炮。
效能資料:
設計排水量:19,500噸;滿載排水量:27,300噸
動力裝置:6座鍋爐;3臺parsons蒸汽渦輪機;槳軸3,主機輸出功率102,000軸馬力
最大航速:31節;續航能力:7,600海里/20節
裝甲:側舷垂直裝甲4。5英寸;水平裝甲2。5英寸;機庫裝甲1。36英寸
武器裝備:12門128毫米高平兩用炮,8座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炮塔;20座20/30毫米加特林“密集陣”高炮,32挺12。7毫米m2hb高射機槍
艦載機:72架(設計)。通常64架飛機60架作戰飛機:48架fw190艦載型,12架hs129截擊/轟炸魚雷機(在hs129雙發攻擊機基礎上大改的一款雙座型號,後座成員負責操控一門雙聯20毫米機炮塔,掩護飛機後方。由於機體堅固,載彈量大可攜帶炸彈、火箭彈、魚雷執行多種對地對艦攻擊任務,加之機身前方裝甲厚實且配備的武器強大:6門30/40毫米機炮和6挺12。7毫米機槍,利用其良好的低空操作性和高空截擊性,專門對付敵方低空襲來的魚雷機和拉高衝來的俯衝式轟炸機,在緊急情況下也可執行截擊任務:與敵方戰鬥機進行正面硬槓,當然論纏鬥那裡肯定不如戰鬥機,但打一波直走的“野豬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先期用斯圖卡替代)或者 36架hs129截擊/轟炸魚雷機和24架fw190艦載型;以及4架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