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通常玉器的造假分三類:一是材料假,根本就不是玉的材料。二是雕工造假,這裡又分“老玉新工”、“新玉新工”和“假玉新工”。第三就是顏色作假了,這當然就是目前最常見和最“實用”的,因為所謂“一白遮百醜”哇,美人兒都是如此,何況“美玉”呢?當然,這個“白”不僅僅光指“玉石”的白顏色,需要什麼年代的,咱就能往上邊招呼什麼色兒。所以玉器造假的,往往是造“三代古玉”的假居多,因為此類玩意兒的真品幾乎都是出土的,傳世品極少見,所以只要能“證明”是出土的就好蒙人唄。
二、玉碎(10)
說起來以前老一輩的玉器行還是講點“誠信”的,是“瞞年代不瞞材料”,就是在老的或新的正兒八經的和田白玉上雕新工、做舊然後賣大價錢。這些玩意兒要是放到了今天,它也算是“好東西”嘍!只可惜呀,眼前市場上的所謂玉器,大都是他孃的“四不像”或者叫做“十三不靠”。衝您這麼看得起我,今天我也真就不瞞您了,我背來的這些“玉器”首先根本就不是玉,那上邊的“舊”,都是“裱”出來的。所以呀,今天咱在這兒就簡單地說說這“裱工”——玉器的“做舊”吧。
常見的玉器“做舊”也叫“人工染色法”,約摸有十多種招術。大抵都是圍著玉器被埋入地下生成的被地下水、土、鏽等給腐蝕出來的“沁”上邊轉悠。其實說起真正的“沁”來,那是玉器的一種瑕疵,一種缺陷,就跟挺漂亮的大姑娘那白淨的臉蛋兒上長了幾顆麻子或者起了各種顏色的斑塊兒一樣。這本該是被妝飾或者掩蓋的,玉——講究的就是個白璧無瑕嘛。然而這個“沁”的確又是被地下的水、土、鏽等給腐蝕出來的,更是今天的好古玉者鑑別玉器新舊、真偽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因此說來,今天的人們懂不懂玉料先另論,可對“沁”這個字兒卻“瞭如指掌”了,於是“沁”這種原本玉器身上的瑕疵,在今天就被人用來證明是“出土古玉”的“依據”。
要說起來我早期收玉器的時候,最先就是在玉這“沁”上邊栽了的!唉——那時候呀我也是鬼迷心竅,把我們兩口子本本分分好多年的積蓄,被一個“朋友”帶來的“朋友”給忽悠了。還記得那是一對號稱用“和田白玉”雕刻成的玉綿羊,個頭兒挺大,分量也不輕,說是古墓裡出土的,要價是十萬塊錢。乍一看見的時候我不要,我說這兩隻肥羊如果全都是雪白的,我還能考慮考慮,您拿來的這對兒羊屁股上怎麼紅了吧嘰的?跟來了“月經”似的。那倆人就哈哈大笑說:你可真是個棒槌!有這一點兒“紅”就對啦!值錢就值錢在這點兒“紅”上了,這叫“血沁”,是玉器在古墓中與人的血液混在了一起“沁”出來的,所以才叫“血沁”,沒有“血沁”的要麼不值錢,要麼就是假貨!
他們知道我長年在大城市裡打打工、跑跑買賣什麼的,就說這東西如果讓咱北京的“明眼人”看見,價格不會低於五十萬的!得——我就動心了,就揹著這兩件“出土文物”,可著半拉中國地轉悠。東西是假的自不必多說了,玉料根本就不是和田料,是不怎麼值錢的俄羅斯白玉,那會兒這種東西最多也就值個幾千塊錢。人家告訴我說,這白玉上邊的所謂“血沁”它哪兒那麼容易就“沁”上去了?首先與玉器在墓穴中擺放的位置有關,它必須是緊挨著屍體的,一般能看見有所謂“血沁”者,多為壓在死人身子下邊的玉璜、玉佩、玉珏或者是嘴裡的“玉含蟬”以及肛門裡的“玉塞”等。即便是這樣,那也得看地底下的“變化”,如正好屍體破損了?墓葬進水了?有人曾得到過一隻清代某王爺的玉扳指兒,盜墓的時候小心翼翼地從只剩下骨頭的手指上取下來,也只能在扳指的內壁裡看到一圈兒淡淡的紅色,那才是真正的血沁。您拿來的這兩隻大號的“玉肥羊”,它往哪兒放呀?壓在死人的身體底下吧,肯定是不成,誰也不願意讓祖宗“睡覺”都硌得慌不是?那麼這物件它是能含嘴裡還是能塞屁眼兒裡?所以,這“血沁”它首先就沒有“來頭”。動動腦子,一想就能明白的事兒。咳——它關鍵是很少有人往這兒“想”。光想著有紅色兒就是“血沁”,有“血沁”就是真東西,是真東西就值了大價錢。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玉碎(11)
要是細說起來,也不能全怪現代人貪心或無知,製造“沁色”的方法,據說從宋朝就開始了,而且一直延續到清代,現如今咱們是把祖宗的法子給“發揚光大”啦。當然偽造所謂“沁色”中,最常見也是最好蒙人的就是“血沁”了。偽造“血沁”的方法特多也比較簡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把要仿製的“玉石”事先放在火裡燒烤,燒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