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試著點一出罷,王妃與這京城最紅的四慶班看來十分相熟。”
“周老闆雖是班主,畢竟是市井小民,誰給他活兒,他就對誰恭敬,只是他們的行規罷了,我只是之前在三嫂處聽了他們的戲,覺著不錯,趕著晏兒滿月,請他們來唱過一回而已。”
說著,端起手邊的茶水,輕呡了一口:“佟氏這兒的碧螺春當真不錯,也只有鶴峰壺,才能煮出這番風味。素聞京城,海外競求鳴遠碟的說法,今日在佟氏這兒見到了,果然珍品。想當初,皇阿瑪還專門讓九弟花費一千兩黃金,去求了一套陳大師的茶具。這老爺子也是古怪,皇阿瑪原意是請他到內務府造辦處供職來著,他竟拒絕了,還帶著一家老小南遷了。如今真是一碟難求了。”
老太太在邊上聽著,臉上劃過一絲尷尬,是的,孫女的生活用具,無一不是精品中的珍品。她們現在用的這套茶具,就是陶藝宗師陳鳴遠的作品。連康熙都願意花費一千兩金子去買他的一套茶具,可想而知這個人的名氣到了怎樣的程度。
佟家卻把這樣珍貴的東西給了佟氏來裝門面,直接把作為嫡福晉的郭絡羅氏甩開了好幾丈。現在,郭絡羅氏直接點出了這東西的珍貴程度,皇阿瑪珍愛的東西,自己是敢看不敢用的,自家也供不起這樣的東西。如今卻在小妾的屋裡見到了,佟家的派頭,和皇阿瑪有得一拼啊
赫舍里氏不說話,身邊的兩位太太自然也不敢說話,佟氏卻暗暗心驚,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東西來頭竟這麼大,貴為皇上都要花大代價才用得起,完了,她的譜擺得太大了。惴惴不安地小眼神往自己奶奶的方向看了過來。
敏芝放下杯子:“老夫人,可有鐘意的摺子?”赫舍里氏被敏芝剛才的話弄得心驚肉跳,哪裡注意過戲單,此時隨意一點:“嗯,就這個吧,這個不錯。”敏芝一看,差點沒笑出來,老太太您彪悍了,居然點了一出《轅門射戟》,您這是看三英呢還是看呂布呢?真真看不出來您還是個軍旅控。接過炭筆,在摺子上畫了個圈兒:“老夫人點了《轅門射戟》那我也來湊個趣兒,點個新戲《四郎探母》罷。”敏芝裝模作樣地說。
其實剛才周老闆說的敏芝借場地給他們排戲,說的是南莊的戲院,其實,第二次在三福晉家看了四慶班的戲,之後南莊有了自己的戲院,敏芝第一個就想到四慶班。
結果周貴比他老爹彪悍,幾次談判之後,直接把四慶班買下來了。演員服裝道具一切的一切全部歸南莊所有。敏芝知道這事兒之後,眼珠子都掉出來了,這年都真是什麼都能買啊
於是,她就想了個主意,四慶班還是交給周老闆打理,駐地就在南莊,敏芝給他們提供住宿,吃飯,排練場地。除了節假日在南莊的幾場固定演出之外,他們依然在外面接活,賺的銀子除了奉銀之外,全部用於培養後輩。
當戲子入賤籍,是每個清代藝人心裡的痛,敏芝沒有辦法改變現狀,但是卻在現實中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的吃穿用度,全部由她負擔,到外面演出,坐的都是專用馬車,還有專門的小廝替他們掌管後勤,完全按照現代明星身邊兩個以上貼身助理的規格供著他們,有空還會整理寫民間故事,給他們排新戲。
以至於現在,四慶班成為炙手可熱的京城頭牌。這次太后萬壽節,四慶班被昇平署選中,進宮給太后演了一出蒙古神話改編的摺子戲《吉祥天》。把老太后樂得合不攏嘴,四慶班因此更上一層樓。
達官貴人們爭相請他們到府上唱堂會,出場費開到了天價,周老闆感嘆,做戲子,當班主,在這行混了大半輩子,沒想到臨老了,還能遇上事業的春天,遇到一個懂戲,尊重藝人的主子,不容易啊。
這裡面的關節,外人是不知道的,現在,老太太一聽《四郎探母》頓時皺眉了,這是什麼戲,從來沒聽過。不過,自己稀裡糊塗,點了一出三國的武戲,已經很驚悚了,這《四郎探母》湊合著看吧。
本子遞到舒舒覺羅氏手中,她皺了眉,謹慎地畫了個圈兒又遞了回來,敏芝一看,卻是傳統的摺子戲《唐明皇遊月宮》。於是,敏芝又新添了一出《劉毅傳書》湊夠上下半場,才把本子遞了進去。
不多時,戲開場了,老太太的胃口明顯被自己點的《轅門射戟》給壞了,眼睛根本不看戲臺,而是斜眼瞄著身邊的敏芝。
敏芝悠然地喝著碧螺春,吃著點心,時不時拿手絹擦擦手指,老太太注意到,她手上的帕子,明顯是專供內廷的料子,上面繡的花樣,墨色的枝幹上,幾朵鮮豔的紅梅:“王妃這帕子,是貢緞吧?瞧著不一般。“
“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