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3/4 頁)
是活一天少一天了,自己總要想出辦法來渡過難關才行。
這個時候的胤禛又怨念了,心想老爺子你既然意屬於我,為什麼不把你那塊如朕親臨的牌子給了我呢?加上十三弟能弄到的兵部兵符和公文,我就能調兵遣將,胤禎要來,我都能把他卡在半道上。
可你現在一兵一卒都不給我,就憑監國令,我能調動的就只有四九城的禁軍,胤礽兵變失敗,血淋淋的教訓擺在眼前,京城禁軍在真正的八旗兵面前,那就跟泥捏的一樣,根本不值一提。
我手裡能用的將軍只有隆保一個。他還在兩江看著孫嘉淦,別說他不能進京,就算能,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人到用時方恨少,平時剛愎自用,不注意人才培養,這個時候要用人了,才發現自己手下能帶兵又能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的,一個也沒有。
想來想去,胤禛把目光放到了佟國維的兒子隆科多的身上,然而,這個時候臨時抱佛腳。看上去是多麼的突兀和牽強。胤禛把隆科多請到家裡,各種款待,還把自己的幕僚引薦給他認識,大有交心的姿態。
可是,面對紆尊降貴腆著臉叫自己舅舅的胤禛,在看到模擬乾清宮規制建造的內書房,隆科多嘴角抽搐,父親去世前,留下的唯一一句遺言,只有兩個字:“忠君”。
雖然只有兩個字,佟家世代侍奉帝王所積累下來的高貴經驗,都說伴君如伴虎,可是佟家能爬到如今的高位並保證一直聖寵不衰,靠的,就只有這兩個字。
一個人,要做到忠誠不難,關鍵是忠誠的物件,有人對自己忠誠,對別人是牆頭草,誰對自己好,誰就是自己的恩人。歷代都有這樣狡猾如狐的。當然也有人對自己選定的人忠誠的,這裡面又有選對人和選錯人之分。
佟家人的做法最傻也最可靠,誰是皇帝,作為臣子就忠於誰,至於誰是下一代君王,那也是老主子決定的事,無論選誰,佟家都會無條件支援,但是,眼下還沒有選出來,佟家所忠者,就還是老主子康熙。
隆科多是佟家繼佟國維之後,又一位被推到前臺的法人代表,當然是集佟家傳統智慧於一身的人物,雍親王向他展示的著一切,他看在眼裡,卻毫不動心。
老主子不管身體好不好,只要他還在位,做兒子的就該保持兒子兼臣子的模樣,你現在藏了這麼多違規的東西,還把它作為招攬心腹的籌碼,許下若支援自己登基則如何如何的話,這種話出口即是罪過。
莫不說現在輿論風口浪尖的兩位皇子,他的風評又不好,更該夾起尾巴做個鞍前馬後侍奉的大孝子而不是在自己家裡汲汲營營。
正是因為隆科多的心裡一直跟明鏡似的,所以對於四爺的招攬示好,他並不十分感冒。可是他不感冒,其他看到他出入雍親王府的有心人感冒了。
流言又一次及時傳揚開來,表示佟半朝被貼上雍親王的標籤了。
香山行宮,老爺子自然也得了訊息,把胤禩和胤祥叫到身邊,決定回宮。
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康熙回到暢春園,第一件事就是任命隆科多為九門提督,胤祥升任兵部右侍郎。胤禩卻原地不動,繼續刑部侍郎位置上待著。
兩天後,胤禛進暢春園請安,走到清溪書院門口的時候,發現大門敞開著從外面望進去龍涎香瀰漫,卻看不到一個人影。
胤禛站在門口等著,往常門關著的時候,不管是皇子還是臣子來清溪書院,都是背對著門站著等候傳召。然而今天,這裡的門敞開著,原本門口站著的侍衛也不見蹤影。
胤禛到門口的時候,看到這種場景,忘了轉身,因為他看到,就在外間的書桌上,有三大疊的摺子,全部都是硃紅的外殼。
六部的摺子都是藍色的,只有御史臺的摺子才是紅色封面的。這些摺子出現在胤禛的面前,他除了驚訝還有懷疑,如果桌上紅藍摺子都有,他不驚訝,暢春園這些年早就已經是老爺子處理政務的主要基地了。
他當然知道老爺子身邊有專門替他送摺子的隊伍,只要他願意看,養心殿可以一本摺子都沒有。可是,桌上的摺子乍一看全部來自御史臺,直接戳中了胤禛多疑的心筋,御史臺的人最近都很乖,整個朝野上下一片和諧之聲。
這些摺子是什麼地方來的?這麼多,又是在彈劾誰?這些個言官就是不知道上位者維穩的苦心,這個節骨眼上,還搞這一套。原來這幫御史言官這幾天並不是真的消停了,而是嫌棄自己壓得他們太狠了,所以轉了方向,告狀的全都跑老爺子跟前了。
這麼想著,胤禛的心中有些憤憤然,原以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