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她身子骨又好,又能活,加上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又是住在一塊兒的。小少年們各種中二期,青春期,叛逆期,老太太見了不少。年輕時還在好幾家大戶人家做過幫傭,接觸了幾個所謂的“有錢人家的孩子”,賈寶玉這個官n代那點小心思就有些不夠看了!
留守兒童,還是文盲,前世的經歷讓林黛玉對“教育”頗熱衷,某個不學好的熊孩子就上了老太太心中的黑名單。
知道現在活的地方和以前不一樣,林黛玉就一直努力地讓自己融入這個社會大環境中去,儘量做到“入鄉隨俗”。
反正以後老婆子要嫁人生娃兒的,熊孩子也要教,不如就提前練手。捲袖子抱以無限熱情了。
旁的不敢說,老婆子也是帶出來幾個好孩子的,我就不信拿你沒法子想。不給你找點兒事兒忙著,你就一天到晚給老婆子找麻煩。把你教好了,掰正道兒上了,也省的你奶奶和你親媽我舅母年紀一把氣死。
想想就覺著自己正義了!把這熊孩子教好了,以後我後媽給我生兒娃,就不用擔心被人教歪了!
林黛玉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種偉大崇高的想法的,又不是自家孩子,又不是自己老公,誰管你呀?
可是吧,陳氏是動了把繼女嫁到自家孃家去想法的。婚姻是結兩姓之好,不是兒戲。陳氏對孃家感情挺深,也不想在自己手裡嫁回去一不安定分子,自然要好好調查。偏偏繼女的年齡略尷尬,只比自己小6歲。
這就是問題了,陳家她所熟知或者認識的,年齡合適的孩子輩分和自己一個樣;輩分和丫頭相同的,年紀又普遍太小。她自己嫁大二十來歲的老公沒啥壓力,可是,找一個比丫頭小很多的女婿也不現實呀?
她嫁人前雖也見識了不少外面的世情,可是整個陳氏族中到底有沒有合適孩子還真不清楚。只好漏了點風聲先問陪嫁嬤嬤。
陪嫁嬤嬤姓喬,是陳太太的陪嫁丫頭。陳太太又是自己丈夫這一支頭把手,家家戶戶,知道不少,心裡很有一本帳。
喬嬤嬤是個有成算的,素來穩重,也沒一口回話,只說事情重大,要多想想。不過最好還是派人回孃家和太太商量商量。
陳氏自己也覺著要和親媽探討探討,可是好苗子下手要趁早,啥事兒也講究個搶佔先機。想想榮府的信,頭一次覺得來的是時候。
藉口現成,陳氏就向林如海吹起了枕頭風。榮府老太君想丫頭了,剛好女兒還沒見過京城陳家,她也想要帶女兒回孃家看看。這樣以後丫頭就多了一個外家了,日後嫁出去也是個靠。
京城來了密信,義忠親王餘黨和忠順王似乎勾搭一塊兒了,要朝江南官場下手。林如海正頭疼如何安排嬌妻愛女,妻子的話給其提了一個醒兒。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籃子裡,林如海深知其中真義。
自己年歲已大,一個不好丫頭就是自己膝下唯一,進京避避風頭剛好。她們走了自己也定心些,正好無後顧之憂,也就點頭同意了。
林黛玉先和陳氏回了孃家,拜見了一干長輩,同輩。收穫一品性相投的太祖母陳老太太一枚,興趣相投的表姊妹若干,還見到了三舅舅家剛滿三歲的小萌包子一枚。心裡很順暢,然後和後媽進榮府時就發現了一些和自己離開時的不同。
掩蓋在衣袖中的雙手掰著指頭算了一遭兒,自己離開最多半年,可是榮府裡昔日相處之人竟是變化甚大:開朗愛笑的雲妹妹隱隱對自己有了防備,爽朗大氣的探春妹妹似乎也和自己有了疏離,最奇怪的要數端莊持重的寶姐姐,眼神深處竟時不時地有了兩分敵意。
而一向對自己淡淡處之的二舅媽王氏居然也冷了臉,不喜之色形諸於外,與其一貫作風甚不相符。似乎先前的三分疼愛都是自己幻覺!
這是腫麼了?林黛玉一頭霧水。
用賈府的思維想了一圈兒,只想到一點:自己是榮府之外甥女兒,進京卻先去了繼母孃家陳家,這是打臉了!
這也頂多只能解釋二舅媽和三妹妹的臉色啊?雲妹妹和寶姐姐是腫麼回事?
帶著後媽回了自己之前住的小院兒,林黛玉叫來了紫鵑和春纖:“這回回來,我是要和母親住一起的,你們先家去逛幾日,過幾日我再過來時再帶你們走。”這是要打聽內/幕了!
凡事必有因。林黛玉才不相信外祖家無緣無故會對自己這樣,連最愛給自己找事兒的熊孩子都乖得不得了,一點兒代表性的怪話都沒說。別的不提,自己後媽進了親媽孃家,就是在那裡,也有人忍不住說幾句呢,現在最愛嚼舌的反倒沒聲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