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4 頁)
他自認為在保皇派中並不算顯眼,雖然跟梁太師幾乎勢成水火,但因為不掌實權,在朝臣們眼中,只不過是一眾忠君臣子中出身比較高的一員罷了,又一向是個低調的,侍上甚恭,素無惡行,更沒有仗著皇帝的寵信就目中無人,還是皇帝寵信的靖王爺的岳父,皇帝就算要壓制重臣勢力,也輪不到他頭上,所謂的賜美人給靖王府,大概只是一種警告而已,不會對侯府做什麼,只要他足夠忠君、足夠謹慎,一家老小就能長保富貴平安。
想到這裡,侯爺便鬆了口氣,但轉過頭又想起了另一件讓他頭痛的事——次子李敞即將要娶進門的媳婦。這樁婚事做成了.李梁兩家就正式結成姻親,以後少不得還要受梁家拖累。皇帝在婚禮舉行前警告李家,該不會是在暗示些什麼吧?
做臣子難,,做忠臣更難!當初李家兒子招惹梁家女兒,固然是那臭小子自作孽,但也算是間接為皇帝分憂了,皇帝還親自下旨賜婚。這回完婚,也是事先問過皇帝意思的。慶園侯府不過是遵旨行事,皇帝還有什麼不滿的?!難道……
侯爺想起之前小兒子說的幾句荒謬之言,不由得心下暗慌,難道梁家女兒要借侯府的名義使壞,皇帝也會無視他家時代的功勳,以及他幾十年的忠誠,怪罪候府?!
侯爺不淡定了,煩惱了一晚上之後,頂著一對熊貓眼,下定決心要將一切可能被人當作攻擊理由的把柄都扼殺在搖籃裡,首先就是跟族長族老們商議,下令約束族人,不許有李家子弟在外仗著皇親貴戚的名義為非作歹,敗壞李家名聲。
李氏一族向來管束子弟甚嚴,因此查有七八天,只查到有兩個少年因與人生了口角,便帶了幾個同窗去跟人家打架;某位族老的小妾的孃家兄弟打著李家的招牌在鄉下橫行,踢死一隻狗;再來便是四房的庶子帶妻兒回家看望嫡母,卻被下人怠慢。由於事情都不嚴重,因此族長只是把當事人叫來罵一頓,再告誡不的再犯,便完事了。
侯爺的三個兒子聽了父親的訓導,反應各不相同。長子李敬受口上應著,根本沒放在心上.他幾時囂張過?這種事跟他沒關係;次子李敞正為婚事忙碌呢,父親的話是左耳進右耳出,唯一的感受是婚前跟朋友出去花天酒地的計劃受阻了,心裡很不爽;三子李攸則從最近發生的事裡稍稍推斷出父親的想法,認為他是想太多了,皇帝賜美人,受賞的有十幾戶人家呢,當中還有恪王府,家家主母都叫太后太妃教導了一番,靖王府不過是得到了同等待遇,父親是不是太過杞人憂天了?
倒是老太太曾經親歷過身先帝時期的風波,有些見識,見了兒子的動作,便一臉若無其是地跟兒子媳婦商量,想到京中各大寺廟施米和香油錢,再把侯府名下各處莊子的田租減一成,算是積德了。侯爺很爽快就應了,安氏嘴上沒說什麼,背轉身就沉下了臉。
霍漪見機會難得,便在外祖母面前提起,自己小院裡的丫頭婆子,大都不能帶著陪嫁,除了幾個“長輩所賜”的要送還舊主外,剩下的不妨放幾個人出去,也算提一項善舉。老太太聞言很是贊同,也打算把府中一些年紀較大的僕人放出去,再來便是幾個有頭臉的管事,家中有未當差的幼子的,也一併開恩了。
訊息傳出,府中人等反應各異,有歡欣的,有羨慕的,有驚慌的,有妒忌的,有人感恩戴德,也有人暗自苦惱,年紀大了又沒了差事,正想留在侯府養老呢,這一出去,靠什麼過話?
煩惱的人裡,當然不包括春瑛,她正為自己的夢想成真而歡欣不已呢。侯府的大BOSS都發話了,名單也下來了,她還有什麼可愁的?只需要安安穩穩地服侍完最後五個月,等霍漪一出嫁,就萬事大吉!
十兒等四五個丫頭也確定了幾個月後的去處,心裡很滿意;杏紅等數人沒能調到少爺們的院子裡,感到萬分失望,但又想到,能留在府裡,總比被放出去強,便也消停了;暖玉自然是回老太太屋裡的,桑兒也要回正院,但叫春瑛意外的是,銀環和小蓮花居然也和自己一樣,選擇了出府。銀環還可以說是因為一向自視甚高,不甘心居與人下,老實的小蓮花怎麼也會有這個念頭呢?
春瑛私下裡問了,才知道小蓮花母親的孃家哥哥在右安門一帶開了家小飯館,她跟母親商量了,打算出府後過去幫忙,在這裡學的廚藝正好能用上。
春瑛這時才知道,原來小蓮花家裡只有一位寡母,父親生前只是尋常家僕,母親又是別家的丫環出身,家境一向不好,但她從來不在人前提起,院中眾人竟是無一人知道。她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還笑眯眯地說:“姐姐教我做的菜,我回家做給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