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3/4 頁)
河湖風平浪靜,黑人雖不善水,他們的船雖不大,卻再不會妨礙他們捕到又多又大的淡水魚。我在馬裡時,常見到市場叫賣一米甚至更長的大淡水魚,躊躇再三,未敢問津,不知烹來味道如何。
魚多也有魚多的煩惱。馬裡氣候實在炎熱,漁民們又缺乏冷藏魚類的經驗和裝置,捕上的魚沒多久就會變質。根據我在首都巴馬科買魚的經驗,漁民一般中午11點左右擺魚上市,12點之前若買到,魚兒個個活蹦亂跳,清蒸汆湯都沒問題;若在下午2點前,一般都是死魚,可以湊合紅燒;到傍晚買回的魚大約只能做水煮魚了。當地人自然不管這些,他們習慣將魚清理後用鹽漬了,放在烈日下曬成魚乾,不但自己吃,還用來出口——即使遠在地中海之濱的摩洛哥,都能買到馬裡的淡水魚乾呢。
………【俄羅斯“北極領土宣示”的背後】………
近日來俄羅斯在北冰洋地區動作頻頻。6月25日,一組俄羅斯科學家經過6週考察,高調宣佈,在北冰洋水下綿亙近2000公里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地區大陸的自然延伸,應當屬於俄羅斯的大陸架”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76條的規定,“沿海國的大陸架包括其領海以外依其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充套件到大陸架邊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起,到大陸邊緣外界不到200海里,陸架寬度可擴充套件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陸邊緣超過200海里,則最多可擴充套件到350海里”,而羅蒙諾索夫海嶺從新西伯利亞群島穿過北極點附近一直延伸到格陵蘭島北岸,如果這一主張成立,則意味著俄羅斯領土將增加12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德國與義大利三國領土相加,還將與丹麥的格陵蘭島、加拿大、或許還有美國的水下管轄區交界。
這一新聞被俄方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7月24日,更有兩名俄議員和一名科學家駕駛一艘袖珍核潛艇直奔北冰洋底,打算在4000米水下插上俄羅斯國旗,以宣揚“俄羅斯對北極的所有權”;稍早一些時候,俄軍方還在北極地區舉行了大型海空聯合軍事演習。
事實上俄羅斯在北極的動作並非始於近日。早在2004年,俄便率先完成了北極海域海圖的繪製,並千方百計蒐集地理資料,希望找到有利於自身北極領土要求的佐證,重點“突破口”就選擇在羅蒙諾索夫海嶺上;今年4月,俄又公開宣佈,恢復圖-160戰略轟炸機在北極的巡航任務,如今的行為,只不過是此前一系列鋪墊和伏筆的必然結果。
北極和北冰洋地區周邊國家對領土、領海歸屬一直爭議不絕,丹麥、俄羅斯、瑞典、加拿大等北極周邊各國都宣稱自己擁有主權。50年代加拿大曾宣佈擁有北極,但後來國際法庭裁定,此後100年內各國無異議,這一領土宣告才生效,如今爭議不絕,這一宣告自然也難以得到普遍認同。前些年,丹麥和加拿大為北冰洋格陵蘭島附近幾個彈丸小島出動戰艦,幾乎兵戎相見,去年和今年,加拿大和美國這對親密夥伴又為“西北走廊”(自北大西洋經加北部努納武特、西北、育空三個地區的北極列島進入北冰洋再進入太平洋的航道)究竟是公海還是加拿大領海爭得面紅耳赤,至今互不相讓,可見對周邊各國而言,北極領土爭端事關國家最高利益和主權,即使同盟國也決不輕易讓步,何況俄羅斯和其它北極國家間的關係長期微妙呢?
據勘探和預測,北冰洋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礦產和漁業資源,尤其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俄羅斯近年來經濟回暖,石油、天然氣出口當立頭功,他們自然希望錦上添花,透過把北極礦床攬入版圖,長期保持其在國際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由於北冰洋冰層融化速度越來越快,這一海域的能源、礦藏和漁業資源漸具開採價值,透過北冰洋航道,美-亞-歐航線可縮短6000-8000公里,這足以令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失色,俄羅斯如能控制這一航道要衝,將為自己帶來滾滾財源;此外,北冰洋厚厚的冰層一直是俄羅斯核潛艇的重要發射陣位,是俄核威懾有效性的堅實保證,從俄本土基地飛越北極點進襲美國,距離和美方預警時間都將大大縮短,旨在恢復大國地位的俄羅斯自然希望北極成為自己的內海。
不過俄羅斯的這個“考察結果”人為痕跡太過明顯,不但其它爭議國家不買帳,就連本國科學家也紛紛提出質疑,聖彼得堡北冰洋與大西洋研究所國際合作處處長普里亞米科夫表示,加拿大也能提出完全相同的主張:“他們可以說羅蒙諾索夫海嶺與北美大陸相連,這是不是意味著俄羅斯加上整個歐亞大陸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